),蜀汉在名义上还占据并、凉、冀、兖四州,以及半个司隶校尉部。筆趣庫
因此可供授受的头衔并不为少。
刘备生前自领益州牧;
刘备之后(223)唯有诸葛亮称“牧”;诸葛亮之后(234)蜀汉的地方长官不再称“牧”,均称“刺史”。
同时代的曹魏与孙吴依然保留着州牧的旧称,因此蜀汉“废牧复史”的行为便显得尤其古怪。
咱们就这一历史现象,探讨其始末成因。
先简要梳理“刺史”与“州牧”的历史源流。
刺史源自“御史”,负监察职能;最初需要巡视州中郡国,还需要亲自向朝廷进行工作汇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随着刺史的权势逐渐增加,便不再巡行移动,而是待在固定治所;向中央奏事也可通过僚属代办,不必事必躬亲。
诸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指东汉建立)但因计吏。--《续汉书百官志》
这样,刺史便由“居无定所”的监察官,演化为“坐镇一方”的军政首脑。
西汉成帝时代,刺史一度改称州牧,哀帝时复称刺史。
十二月,罢部刺史,更置州牧。--《汉书成帝纪》
罢州牧,复刺史。--《汉书哀帝纪》
两汉之交的新莽与更始政权,复置州牧。至刘秀建立东汉,又将之废为刺史。
是岁(建武十八年),罢州牧,置刺史。--《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灵帝末年,暴乱迭起,汉廷对地方州郡完全失去控制。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在太常(九卿之首)刘焉的建议下,灵帝再度恢复州牧制度,史称“废史立牧”。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刘焉的理由是“刺史威轻,既不能禁;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换言之,州牧可以视作“地位加强版”的刺史。
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刘)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后汉书刘焉传》
在灵帝的安排下,太常刘焉任益州牧,太仆黄琬任豫州牧,宗正刘虞任幽州牧。
(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