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百姓造反一定会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饿死漂渚和流离失所!
只要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无论在任何时代,无论这个国家军队多么的强盛,其灭亡是注定的。
因为。
百姓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具备被既得利益者扇动造反的可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没有饭吃和没有住所时候,反正也没事干,左右都是死路一条,不如造反试试?
而只要当政者保持两条基本线。
他就不相信,这个泱泱大国能够灭亡。
大朝会结束。
嬴城用了一夜的时间将丞相府遗留的需要决策性奏折处理完毕之后。
天不亮。
便躺在青铜马车里面睡觉着离开了咸阳。
主要还是自从冯去疾看了他批阅奏章的速度之后,送到他这里的奏章以几何倍数的降低,他处理的速度也就变快了。
而此次。
他主要的巡查的方向。
便是从武关道经峣关,武关,转入函谷关,再从滨海道折返,沿着黄河西岸,对关中西北部进行巡视。
没错。
巡视,不再是巡查。
一味的暗巡并不是一个监国该做的事。
如果他一味的追求黑暗,黑暗来临的时候,怎么挡都挡不住。
而若是在黑暗中撑起一盏灯,便能聚拢所趋近于光的人。
大秦目前有两盏灯。
一个是始皇帝,一个,就是他!
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难以金椎,树以青松。为驰道之丽至于此,使其后世曾不得邪径而托足焉。
贾山的《至言》,这是劝谏篇,意在借秦谕今,所上书于汉孝文帝治乱之道。
而凡借喻之事,要么贬低要么抬高,均有夸张成分,以此来承托自己的思想。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不贬低别人不足以彰显自己的英明,不抬高不足以彰显自己的主张。
秦驰道并没有如此文中所言的三丈栽一棵树,甚至没有树,反而砍伐掉了沿途所有的树木丛林,凡丛林必是设伏之地,左右开阔五十丈,不设悬道,崖道,这是秦驰道的硬性要求。
也没有想象之中直,驰道之意在于一马平川,开山噼石之路能少则少,非必要不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