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的时候,稻谷飞出去了。
诚鑫还是小屁孩的时候,老爷子他们可没有用汽油机,这斗子里也没有滚齿,直接就是一副木制框架。
脱粒的时候,两人一边站一个,一人手里拿一把水稻。然后使劲的在框架上摔打,接着抖两下继续摔打,直到稻谷全部脱落。
这就是传说中的,打谷子凶得批爆的源头,不过早已看不见这种方式了。
从原来的摔打,变成后来的人工开摇动滚齿,再到现在的这种汽油机,还有一种就是割下稻穗,然后运回家用机器脱。
这些基本算是丘陵地带的脱粒方法,在地平的地方,差不多都是使用收割机来收了。
三人割,三人脱粒,斗子里的稻谷多了后,人挑马驼的运回去。在家里的伯母婶子,还有老爷子他们也没有闲着。
运回来的稻谷里,还夹杂着很多稻草呢,要用筛子把他们筛出来才行。
中午休息,下午三点过四点继续,一天多的时间,才勉强吧老爷子田里的水稻收完运回去。
第三天是诚鑫那块,要比老爷子种得少,所以一天也就解决了。叔伯们一共在老家待了五天,就出去了,诚鑫也每天晒稻谷,收稻谷。
在水稻彻底干了过后,诚鑫全部称重统计了一下,两亩地。一共收获干稻谷两千五百多斤的稻谷。
两千五百多斤,这听着也不多啊,别人那些高产稻,亩产一千三四都挺正常的啊,多的能到一千六。
诚鑫这才一千二百多,也不算多啊。其实这是品种不一样,诚鑫他们这是种来自己的吃。
所以选的是哪种产量低一点,但是口感好一些的稻种。那些一千三四一千五六的水稻,产量是高,可是口感就没这么好了。
很多小伙伴应该发现,现在的米饭,没有小时候吃得那么香了,这就是应为提升了产量,降低了口感。
杂交水稻产量越高,口感越差,像那种实验田里亩产一吨多的水稻,也就研究出来放着应急用。
只有当国家出现粮食危机时,在吃储备粮的时候,大面积的种植这种水稻,到时候就不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听到研究除了亩产一千多公斤的水稻,但是没有人种的原因。
那是在试验田里种的,还不成熟,就算能大面积种植,也应为口感问题而得不到推广。
反正现在也不缺粮,除非等口感上来了,那差不多就可以推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