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务实这句“该弹劾的就该弹劾”,可以算是今天重阳大会一锤定音的最终表态。其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他个人,而是整个高党、整个实学派集团的战斗宣言。
以高务实的意志所发动的第一次万历党争,就此爆发。
在他看来,这次党争的核心驱动力,是保证阁权优势在没有实学派首辅压阵的情况下依然不失。而其更直接的驱动力,则是确保申时行此次无法在内阁中塞进第二位心学派官员。
即便大舅丁忧去职,我也要让你申汝默孤掌难鸣!
还有潘晟。
不管你是见利忘义,还是迫不得已,总而言之,你已经改变了你此前的中立立场,明显站到了心学派一边。
这是你先背叛了过去的情谊,既然如此,也就不要怪我高某人不讲往日情分了。
如果背叛这种事也能轻易原谅,那我实学派这么多人,若是将来一天来一个背叛的,我还怎么“带队伍”?
杀鸡儆猴有时候未必好用,但杀猴儆鸡的效果总不会太差。
一位阁老,够资格当这只猴了。
党争党争,有党则必有争!更何况,这是大明朝的党争,可不是宋朝那种,没有那么温文尔雅,废法而不废人。
有明一朝的党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高务实很清楚,历朝历代皆有不同程度的党争,但它们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虽然孔子曾有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但历史告诉他,党争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小人的“专利”,君子也一样会党争,甚至争起来比小人还厉害得多。
为何高务实认为明代的党争与宋代不同?最能说明宋代党争的特点,要属“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距离北宋开国已近九十年,此时的北宋已经经历过对辽和西夏数次战争,国力消耗严重。同时,国内也出现了饥民叛乱,可谓“内忧外患”。
便在这个时候,名臣范仲淹向当朝皇帝宋仁宗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针对当时制度上的种种弊端,提出改革措施。之后,仁宗据此颁布多条诏令,史称“庆历新政”。
由于新政直击许多既得利益者的要害,所以“党争”的种子在一开始就被种下,最终使得庆历新政“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