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里大山,只是量词。
其峰峦层叠,左右纵横不止万里,前后叠峦亦不止万里。
靠着人力,终其一生,也难以丈量这山峰到底有多少。
更不用说冬季过后,其面积还会再扩张一倍。
从洼地方向,一路往东南走。
行四百公里,约莫就能抵达进山的入口,一座上下约为两千米的高峰。
这座高峰在地图上被标注为:始山。
意味着从洼地往山里走,遇到的第一座山,也是最近的山!
没有现代文明的恐怖基建力量,山体上的盘山公路自不必多想。
想要翻过这一座座山头,留给人类的手段并不多。
其一:明修栈道。
派遣一支犯了重罪的敢死队,携带膨胀钉,木板等物资,寻找一条较为平缓的路,一路将木板打在山体内,从而形成前进的路。
此法,在古代应用不多。
大多是将山头纳入势力版图后,为了更好的出兵,才会进行修建。
如诸葛丞相六出祁山,用的便是此法。
其二:翻山越岭。
此法的重点在于一个“翻”,想要越过山体,就要一步一步摸索着线路先行爬到山峰的顶处。
继而,再找好方向,一路又顺着山峰下到谷底。
如此才算是成功的越过了一座山。
当然,这种方法的弊端也很多。
俗话说的好,上山容易下山难。
先不提山路险峻,就光说上山时消耗的大量体力,以及下山的动作又大异于平常行走这两点,就足以致命。
其三:知难而退。
这退,并非指的是遇到山就掉头走,而是说遇到山体绕着走。
每一座山峰的形状都不统一,但有一个相同点是,山体的形状大多都为圆锥状。
只要愿意走,又不怕路远,完全可以绕着山体的外围前进,直到彻底旋转一圈,就能来到山体的另一边。
除此三种方法外,还有不少偏门邪术,但这些都属于个人前进之法,用以多人部队根本无用。
所以,留给苏摩等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