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不插手辽东,便是朋友(1 / 6)

织明 蜗牛非牛 2141 字 2023-04-26

>

锦州城南二里外的土城内,蓟辽总督洪承畴正在与祖大寿、张诚、吴三桂等各镇总兵,共议军务,其核心议题自然是在打开援锦通路后,该如何继续与奴贼作战。

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主张收缩兵力,加强锦南通路的防御,在小凌河北岸与奴贼相持,以迫使其主动退兵。

他的这个提议,自然得到了宁远总兵吴三桂的支持,而且宣府总兵张诚对此也无异议,有了他们二人的赞同,大同总兵王朴与神机营前营总兵陈九皋自然也不会再有其他的意见。

现在的问题就是兵力要如何收缩,又在哪里布置重兵防守,放弃那些地方。

毕竟。此刻明军已然取得了战场优势,眼看就要彻底粉碎清军对锦州的围困,越是临近胜利的时候,越是要谨慎对待。

此时,明军大致上分为三部分,其中以张诚宣府军为主的东路,已然成为解锦围的重点所在,因为他们驻守着锦南通道。

其次就是吴三桂与曹变蛟、陈九皋三位总兵所在的中路,他们这一路牵制了奴贼多尔衮所率三万余清兵,而且与锦州城内祖大帅、城南张诚所部正好互为犄角,既能牵制清兵,又可互相支援。

最后便是女儿河南岸唯一幸存的明军王廷臣所部,他们与济尔哈朗的近两万清兵在此相持,除了威胁锦州西面小凌河上浮桥外,还可与女儿河南岸陈仲才所率督标营相呼应。

但王廷臣这一路也是三路明军中实力最弱的一支,除了王廷臣前屯卫兵马外,还有宁远军两营兵,以及山海关总兵马科的五千余残兵,加在一起也才一万四五千人。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合理调派这三路兵马,以其守卫好锦南通路,达到最终迫使清军退兵而走的目的。

军帐内的诸位总兵商量多时,对于王廷臣的西路已经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就是将王廷臣、陈忠才合为一路,由辽东巡抚邱民仰坐镇指挥。

这一路属于攻守兼得,陈仲才进一步收缩后退,专守女儿河上的两座浮桥,以保证王廷臣所部与南岸的联系与物资转运。

而王廷臣所部也向后退到距离女儿河北岸约一里位置,如此可以缩短他们与浮桥之间的距离,也方便与陈仲才督标营的互相支援。

只要王廷臣所部前屯卫兵马还在北岸,济尔哈朗率领的鞑子兵便不敢撤走,而且清国睿亲王多尔衮也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