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连续两日巡视京营的事情,让一众官员们,议论纷纷。
京营很烂,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天子既然去了,肯定也看的出来。
难道天子准备整顿京营?
想到这些,文武百官也是各自生出一些想法。
方从哲、刘一燝、杨涟、邹元标几人,对于整顿京营还是持支持态度的。
毕竟他们负责辽东饷银一案时,也见到了辽东李家是何等的猖狂与有恃无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京营不行,无法钳制辽东地方集团。
如果京营真的能够整顿好了,那么朝廷在地方上,自然也就拥有了话语权,不必事事受到辽东地方的掣肘。
也有一部分官员,持不同态度,自土木堡之变之后,京营一直都是归兵部管理的,这么多年来,从中谋利之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
万一天子将京营重新归到五军都督府下,势必会影响到所有人的利益,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
不过,眼下兵部还空着,王象乾不管事儿,徐光启又是对天子死心塌地,有些文官想说话,也插不上嘴。
就在百官们猜测天子意图的时候,朱由校带着宋应星和两百名工匠,大摇大摆了离开了京营,返回了皇宫。
消息传出,文武百官的脸色,那是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合着天子连番巡视京营,是为了去找工匠的?
一时间,百官态度瞬间转变,支持整顿京营的,纷纷扼腕叹息,反对的则是偷笑不已。
内工院。
将那些工匠安顿好了之后,朱由校也将宋应星叫到了跟前。
“你除了手工之外,对农业和育种可有研究?”
宋应星恭声道:“回陛下的话,草民倒也研究过那些!”
“哦?可有成果?快些跟朕说说!”
朱由校眉头一抬,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一脸急切的看向宋应星。
“不知陛下指的是哪些方面?”
宋应星一脸愕然的看向朱由校,有些不太理解天子为何突然如此失态。
朱由校想了想,“嗯~,就说增产方面吧!”
宋应星道:“回陛下,草民曾经亲自弄过一块田地,在浸种、育种、擂秧、施肥、田垄方面,做过改良,确实增加了一些产量。”
“增加了多少?”朱由校急声问道。
宋应星:“一亩增加了大约有七十斤左右!”
朱由校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