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元兄先前还和我们商量,要推荐他为外科吏目,不过我们考虑他如今年纪尚轻,名声不显,想让他再多历练几年,这样也顺理成章。”
龚廷贤此言一出,众人简直都不敢置信,谁能想到和他们同吃同住,共同学习的同龄人,竟差点就成了他们的师长?
特别是张介宾,还胜过陈实功一次,也没觉得他有多特殊。
可众人细想,又觉得确实如此,陈实功的外科水准很高,只是先前在一体堂,找他看病的有一半都是内科病。而陈实功的内科水平也就和他们差不多,加上大家都重内科而轻外科,也就没觉得他有多厉害。
可若将外科提高到与内科同等高度,那陈实功现在都有医中大家的风范了。
“我们几个老家伙都深信,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也许过不了几年,毓仁就能开宗立派。没想到啊,太医院改组短短六年,就有这样一位不世人才出现。真是外科之幸,太医院之幸!”
龚廷贤说着说着,也忍不住感慨起来。
六年前疮疡、金镞两科合并为外科后,一直没有什么那得出手的代表人物,哪怕到现在,外科的吏目,也是其他科中比较擅长外科这方面的一人调来的。x33
那人正是朱国祚之父,太医院吏目朱儒。
两科也不是没有专业人才,可能胜任吏目的一个没有。改组之前太医院十三科,只有四个吏目。基本是都是大方脉、妇人、伤寒、小方脉和针灸这五科里出的。两百年来其他九科不是没出过吏目,但出的太少太少。
这也是徐春甫、杨济时那么想举荐陈实功的原因,外科太缺专业人才了。如果按名医等级来评分,全国或许有数万外科人才,可能达到司级以上的凤毛麟角,大都局限在府县,甚至更低一级中。
两百年来,外科成就最大的是薛立斋,不过薛立斋本人的最大成就还是在内科方面。只是在外、妇、儿、眼、口齿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另一个代表人物沈之问,是麻风病专家。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攻外科的大家。明代的外科成就都在晚明取得,在隆庆五年太医院改组之后,而陈实功是最具代表的一人。
今日的名医评级,很快传遍了太医院十一科。然后众人纷纷开始给自己大家都评级起来,经过数日的讨论修改,一份完整的新生榜单新鲜出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一致认可,算是取得了公认。因为这榜单参考了录取名次,相当于是师生共同认可。
太医院十一科名医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