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我不想让他沾他弟弟的光(2 / 3)

还拿出了笔墨纸砚,做起了笔记。

这也是叶瑜然教他的方法——好记心不如烂笔头。

即使他的记忆力再好,也要学会做笔记和记录,这样万一以后忘记了,他也能够翻出来看看,找回以前的记忆。

其实,最重要的是,叶瑜然想要通过这些方法,帮助他学会“梳理”,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

朱七是笨了一点,反应慢了一点,但只要他学会了方法,就不怕他没有自己的想法,发现不了真理。

只要他能够分得清楚对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叶瑜然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

看着朱七低着头,一边认真思考,一边念念有词的写下什么东西,叶瑜然的内心一片欣慰。

——这么久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有点样子了!

朱家村的第一块功名碑,也赶在清明前后刻好了。

族长一接到通知,立马就喊了村里的年轻壮小伙子,让自己儿子领着,将东西给接了回来。

敲锣打鼓,又是一阵热闹。

一套繁琐的仪式之后,一块高达将2米,宽约40厘米,厚10厘米的功名碑,就这样立在了朱家村祠堂前。上面记录着朱七的大名,于哪一年参加科举,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最后是立碑时间。

红绸子还在上面挂着,一村的男女老少围着,喜笑颜开。

就连村里的老人,那精神气也是格外抖擞。

能不高兴嘛,村里不仅有了秀才,还有了新的种田方法,眼看着秋天就能大丰收了。

虽然现在那秧苗还矮,还在苗床上努力生长着,但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样子,让人看了就充满了喜气。

反到是旁边,用老方法种植的稻子,长得就没有那么喜人了。

不过没事,他们这也是第一回,等今年攒足了经验,明年就能够全部用新方法了。何况,除了稻子,那地里的红薯长得也非常不错。

约两个月的时间,做为种苗的红薯牵了藤,第一批插扦下了地,再被这雨水一浇,整个活了过来,鲜嫩鲜嫩的,一看就知道是活了。

不少人计划着再多种一些,反正农家人最不缺的就是力气,多种一点就多收一点,年底可不就是一个丰收年了?

上回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