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五章 核心产业(3 / 5)

为你喜欢,你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它给你喜欢。

根据你打字,说话摘取你的信息,然后给你推荐同类内容,比如你看一个视频,是讲华语音乐的,或者你正在看一档音乐节目,那么你看到的内容就是摘取内容计算过推荐给你看的。

例如现在比较火的说唱节目,它就会给你先推一些说唱的内容,然后从你停留的时间计算,比如超过十秒钟了,你一定对这个内容感兴趣了。

>

那么它会通过这个给你一连串的输出,让你被套住,比如推给你周董的国风说唱,你看完了,下一个推什么给你?推周董的歌曲作词人,他获得的奖项,这一波你了解了。

然后在换,换周董同期的歌手有哪些,你也算了解了对吧?那么就进入下一个环节,让你开始参与进来了,那就是拉踩,对比,比如找一个你不知道的歌手,突然和周董对比,你看到评论居然有人真的以为那个不知名的人可以吊打周董。

你就会发评论了,然后再给你推送,你一直把你的时间给占有了。

这是一个例子,当然,它可以不是歌手,是产品,一环套一环,所有的东西都是某音给你私人定制的,这一切最终源于什么?

内容库,所以某音是邀请全民创作,每个类别都有创作者疯狂输出,如果创作者同质化了,都一样内容了,那么就直接换题材,去推流给某个特定的人物,开始玩粉丝效应,让你再次感兴趣。

这类的碎片化内容和信息,最终你看过了就会忘记,比如一首曲子,创作者把一首曲子二次创作,一个调子创作出七八首歌曲,只是词和唱歌的人变了,所以用户会被迫接受一种旋律。

这才是大数据的最终形态,让用户没选择权,然后定位产品,最终所有商家都得围绕某音展开合作,因为它们变相垄断了市场,用户完全适应了它们的模式。

例如你看一个视频,突然有博主推荐一款产品,其他博主也推荐,你就被迫了解和接受了,然后去选择这款产品。

如果直接给你推一款产品或者你和人聊空调,它突然给你推荐空调,你会反感和排斥,那么就换个玩法,给你推荐植入性的东西,还是空调,只不过你自己察觉不到了,最终哪个品牌给的宣传费高,平台就会帮这个品牌推荐给用户,用户就选择这个品牌了,这过程用户基本都是在一个不知情情况下选择了自己都不知道喜不喜欢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