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爷爷他们送上火车,那边到了家之后,往这里拍了个电报报平安,这趟首都之旅便算圆满结束。
母亲则留在这里,只用了一两天就跟街坊们混熟,每天早上一起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在巷口的副食店门口择菜,这时候谈天说地,她讲江南的风物,别人讲小巷子里的八卦,才几天时间就跟老北京人一样,说话的口音都变了,这点连陈建国都要甘拜下风,
陈建国自己又恢复了泡图书馆的生活,一天到晚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有些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翻着通讯录给大佬们写信求教,
文史类的专家学者算是最早回城的一批,如今北京城里就有不少,他们便成了陈建国的最佳求教对象,
众多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外国史学家都成为他的笔友,尽心尽力解答他的问题,如果有解答不了的,没有关系,在这些先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这里的每一个大脑都可以等同于一座小型图书馆,而且是专业类图书馆、可以自动检索的那种,
所以陈建国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出问题、提出设想,接着一封信写出去,自然就会有答案返回来,这可比网络搜索靠谱多了,
或许以后等这部书出版,他不应该叫作者,应该叫总编辑,然后把几十位、也有可能更多的大佬名单列上去,绝对能唬倒所有人!
就在一封封的学术讨论信件中,这天突然夹着一张包裹单。
陈建国一看,寄件人是大爷爷,寄件时间是自己往家里打电话报信的那天,不用猜就知道,应该是自己的摩托车到了,
十天时间寄到,还行。
他拿着包裹单,找副食店借了一辆三轮车,骑着便往邮局而去,
路上竟然还遭遇交警同志拦路查询,“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这位同志,请出示您的驾驶证。”
陈建国一点都不怕,理直气壮地掏出自己的自行车驾驶证递过去,“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我的驾驶证,请您审阅。”
小县城的家里有好几辆自行车,他自然早就考了自行车驾照,而且由于江南机械厂生产轻便摩托车,县城里不少领导家庭都主动考了轻便摩托车驾照,陈建国未雨绸缪,便也考了。
可惜汽车驾照需要脱产学习,就是所有人带着铺盖行李,到驾校报到,先跟着“师父”学三个月到半年的汽修,基本上能做到排除一般故障、更换零部件等,然后才学驾驶,整个过程大概要持续一年左右,有的地方为了表示重视,要求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