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始了,但是不同成绩不同分班的学生的学习的重点不一样。
而且工农兵大学的学习也和以前的大学学习的方法和重点不一样。
本来准备80的上学时间进行知识和业务学习,但是事实上只能保证50%左右。
因为大部分学时还是被入学教育、政治报告、政治讨论、开大会、排练演出、庆祝活动、野营拉练、挖防空洞、挖坑栽树、挖河清泥、清理仓库、迎接外宾、看内部电影等等所占用。x33
北航校相比其他学校的最大优势是很多的学生都是相对对口的技术工人还有部分军人。
不像圆明园和五道口职业学院,什么人都有,管理更加复杂,加上个别后台硬的,你对他讲知识,他和你说知识无用论,怼得老师气得进医院。
不过现在还好,没有出现白卷英雄,勉强还是可以根据不同成绩来分配不同的学科和学的技术。
四九城内的七家高校还好,虽然里面有录取的大学生里有水份,但是总量还好。
有些地方就夸张了,孔孟之乡的山东大学,录取的工农兵大学生竟然有三成以上连加减法都能算错,孔老夫子估计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山东大学的老师整整一年都在给那些小学生水平的学员补课,老师补课补得痛不欲生,学员也一样。
武汉大学的也没好到哪里去,文盲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名额。(根据不可靠消息,武汉大学部分老师想退回一部分不合格学生,结果部分老师反而被停课了。)
学生表示工农兵学员的任务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领导的思想改变大学”,简称“上、管、改”。
山高皇帝远,只看推荐不进行考试,所以最后1971年干脆不招工农兵大学生了,一直到1972年再次招生,虽然改成需要考试了,可好笑的是,一届素质比一届更低!
四九城七家学校,圆明园和五道口职业学院就吃掉了一大半的学生,北航校人数算比较少的也有一千来人。
北航校因为准备充分,分流清晰,在所有学校里算是最先适应过来的。x33
北航校把学生分为高分技术理论派,主要教授航空航天科技知识作为骨干留在北航校里。
然后动手能力强的事干派,和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一起工作,学习,训练,这些都是北航校的企业的后备中坚力量。
普通的就培养满三年半,哪儿来的回哪里去,不就给张文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