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量产红夷大炮!(2 / 3)

,被西洋巨炮击伤而亡。这就是有名的宁远之捷,崇祯帝敕封那门大炮为“安边靖虏镇国大将军”。

明朝将领遂对洋炮刮目相看,事实证明已筑台制炮是对付金兵最佳方略。

袁崇焕说:“(我)兵不利野战,祗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

可惜历史没有可惜,朱由郴大力花重金收集民间火炮著作,让其治下工匠学习、让孩童学习。

就是为了在他们心中种下一个种子,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饭要慢慢吃。

只有从相对简单的火炮开始,才有后续的发展!

清军也认识到了火炮的可怕性,宁远的失利也让他们开始仿制红夷大炮,因为忌讳“夷”字,所以用红衣大炮来命名。

1631年的锦州之战中,红衣大炮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多位明朝降将的帮助下,到皇太极时期,八旗部队已经拥有了30余门红衣大炮,同时比较多地装备了三眼枪、鸟枪和佛郎机铳。

但随着日后清政府对外交往的逐渐收紧,西洋火器就不再输入了。

因此到了两个多世纪以后,当欧陆的军队装备着升级版的“红夷大炮”和“佛郎机铳”再一次在华夏的沿海登陆时,华夏的军队火力却比他们的前辈们还远远不如了。

满清误国三百年!

朱由郴目前收集到的火器著作中,有三本重要的军事著作,都越来越多地以介绍西方火器为主:

其一是万历34年(1606年),由何汝宾所著《兵录》;其二是崇祯五年(1632年)孙元化著的《西法神机》;最后一部是崇祯十六年(1643年)汤若望授、焦勖纂《火攻挈要》。

《兵录》全文25万字,配484张图。算是目前所知,最早收录西方兵器的一部中国兵书。

作者何汝宾,字寅之,一作仲升,吴郡(今苏州)人,出身将门,受家庭影响,少年习武,于兵书无所不窥,积累了较丰富的军事资料。

除此之外我们对其知之甚少,据其自序所说,他是在家居无聊时,批阅古今兵法总括其要,从而采辑而成的。因此可以说是个编辑,而不是作者。

从《兵录》的内容也可以得知,其一半是采用了宋代曾公亮的《武经总要》,一半则抄译自西方书籍。

剩余两部的成书年代较近,《西法神机》。作者是孙元化,内阁次辅徐光启的爱徒之一,是明末“西法党”(多为奉教人士)举足轻重的人物,由于其属下叛金(吴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