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招生的半壁江山。x33
看到这些新设司署的能力后,李世民一时间感慨万千。
“怪不得先生总说,打仗打得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还有后勤。”
“这些司署的建设,先生功不可没啊!”
除了北伐,另一件大事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当中。
那就是第二次科举!
上一次科举,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看到了李世民重用寒门的决心,也看到了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机会。
大量的读书人,纷纷前来京城,准备参加这次科举。
许多原本因为隋末大乱,而心灰意冷,藏起来隐居的隐士高人,此时也纷纷出世。
一时间,长安城中再次文人汇集,文风大盛。
天门街中央的圣贤碑处,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人前往祭拜,甚至还在附近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会场所。
文人们祭拜过圣贤碑后,往往会来这里,跟其他文人士子高谈阔论,吟诗作赋,展示自己的才华。
对于这样的现象,韦安平自然是乐见其成,甚至还悄悄地去听了几次,想要看看有没有被遗漏的人才。
几次过后,他又确认了一件事……大唐的人才,简直是不要太多!
这些文人之中,有才华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只要能人尽其才,大唐的朝廷根本不会缺人!
就在这份热闹之中,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
八月二日,第二次科举正式开始。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科举,朝廷方面已经从容了许多。
不管是主考官,还是监考官,都十分认真地对待此事,再也没有人敢协同作弊。
前来参加科举的考生,也都全力以赴,不留遗憾。
两天之后,考试结束。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有人哭,也有人笑,人生百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次,韦安平照例参与了阅卷,还是一样的职责。
也就是负责检查有没有作弊。
韦安平阅卷的时候,李世民同样老神在在地坐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个时辰过去,韦安平扭了扭腰酸背痛的身子骨,发出一声舒爽的低音。
“噢……”
“先生看完了?”声音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他很快望了过来。
“看完了。”韦安平点点头。
“结果如何?”李世民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