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3 审美体系(2 / 3)

一部分是嘉奖主竞赛单元长片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就是评审团大奖、评审团特别奖。

另一部分则是个人奖项的最高嘉奖,分别授予导演、男演员、女演员、编剧等等,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

金册奖的技术部门,摄影、美术、服装等等全部单独嘉奖,但三大电影节则没有,他们将这些幕后工作全部归功于导演的统筹,再次证明导演的独特地位,反过来说,这也是金册奖的一个特别之处。

….同样,截止到今年为止,历史上三大电影节个人奖项大满贯得主一共五位:

一位导演,秦叔卿。

两位男演员,蒙景平和潘云哲。

两位女演员,朱雅宁和席风英。

其中,朱雅宁正是在去年蔚海电影节赢得最佳女演员奖,成就个人影后大满贯。

>

在这里,需要专门提及一点:

秦叔卿也同样没有能够赢得金册奖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导演,尽管目前为止四次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但最后全部遗憾空手而归,和米康节、南宫澍两位传奇导演大师一样。

然而,蒙景平、潘云哲、席风英三位演员则全部顺利赢得金册奖最佳角/女主角,完成个人演技大满贯,包括朱雅宁也前后六次金册奖提名,距离得奖就只是欠缺一点运气。

所以,这说明了什么呢?

侧面再次证明,三大电影节和金册奖评选体系的差异,特别是对导演和演员定义的区别。

对演员来说,表演往往是相通的,尽管实现个人大满贯依旧非常非常困难,难于登天,但还是具备一定可能。

对导演来说,三大电影节和金册奖的审美、标准、类型等等都有着明显差异,任何一位导演想要实现个人大满贯都超乎想象的困难,甚至不要说大满贯了,哪怕只是同时赢得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之一然后再登顶金册奖,这也已经很多很多年不曾出现过了。

一个冷知识:

在漫长历史长河里,登顶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后又赢得金册奖最佳影片的作品,只有两部:

“窈窕淑女”、“亲如手足”。

前者,今年正好上映六十周年,当年登顶蔚海的金竖琴,随后次年在金册奖勇夺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后者,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