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乡亲们都知道了(1 / 3)

春城市日报社,

早早来上班的总编,心情特别好,因为在刊登了江枫的文章之后,当期报纸,成为近两个月以来销量最高的一次。

由此还引发了一个热门话题讨论。

不少专家学者,对江枫所写文章,发表各种看法。

全国各地的日报社,都收到了关于这篇文章的反馈电话和信件。

按照总部报社的意思,让他这头尽快找江枫,再写一篇,详说国家要如何利用无形的手,有效助力民族企业发展。

“这个江枫小同志,真是不一般人啊,难怪被桃花县称为福星。”

总编喃喃自语的感叹着,关于江枫的资料,他昨天已经了解,江枫所做的各种事迹,也都一清二楚。

从帮助县里当临时翻译,搞定外国商人,在桃花县建立红酒厂,到提议人工降雨,解决干旱问题,再到给桃源村修桥、修路,发现采黑松露,带村民致富之路,以及成立随身听厂等等。

短短几个月,因为江枫一人,给桃花县、桃源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不是再三确认,这些事情都出自江枫一人,他根本不会相信。

“如此年轻优秀,他为什么会选择生活在桃花县的一个贫穷小山村呢?”

他对这一点,属实难以理解。

按理来说,像江枫这么优秀的人,应该在大城市,大展才华和抱负,偏偏江枫去到了小山村。

“难道他真是为了带领当地村民走向富裕,才选择留在桃花县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他对江枫这个年轻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了。

就总编胡乱猜测时,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

一位女助手编辑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份报纸,急忙汇报道:“总编,他……他又发表了。”

嗯?

谁又发表了?

“你慢点说。”总编摆手道。

女助手知道自己没说清楚,当即道:“是江枫,那个年轻的企业家。”点出江枫的名字后,女助手把手里的报纸递到了总编手上。

总编的目光很快落在了春城早报上面。

一个名为《当代年轻企业家江枫同志对保护民族企业、品牌的几点倡议》的文章,占据了一半版面。

随着逐句读下去,总编的脸上有皱眉,有惊讶,有点头,还有沉思。

最后,留在脸上的是欣赏。

“立刻联系江枫同志,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