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再回咸阳(1 / 3)

药铺是间木质小筑。

前屋用于看诊,后院留于主人家。

行至堂前,李常笑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药味,像是药浴的方子。

他眼前一亮,当即细细分辨。

这不品不要紧,细品竟察觉出几分熟悉,这…似乎与卢太医传授的扁鹊医方有些同工之妙。

心里想着,脑海中的方子脱口而出。

“生半夏四钱,艾叶四钱,红花三钱,马钱子四钱,王不留行八钱,海桐皮……”

“小友!”

还没等他把海桐皮的配量说出,药铺里走出一个头戴尖帽,精神矍铄的老叟。

方才的声响正是源自老叟。

李常笑闻声转头,像是反应过来了,“老丈见谅,是我鲁莽”。

老叟顿时笑了起来,“小友再不停下,老朽这秘传可就露底了。”

随后,李常笑道明来意,此番是求教治疗疫病的方子。

来时他就打听过,这方圆数百里的城池,就数这位栖居武陵的老医最擅此道。

李常笑的请求老叟并未拒绝,不过他也看出了李常笑所学不浅,便提出交流医术。

对此,李常笑自无不可。

接下来的一月。

白日,李常笑与老医师一起坐堂看诊。

夜里,二人互相印证医术。

李常笑将他这些年炼药和行医的所得讲出,老医同样把家中珍藏的古籍拿出来供他参考。

两人本就投缘,这一来二去,更是有了忘年交的意味。

这么说其实不太恰当,毕竟李常笑也年过五旬,他们说不得还是同辈呢。

不过些许细节无伤大雅,为了避免吓着好友,李常笑选择隐瞒。

随着交谈的深入,李常笑也摸清了老医师的路数。

他并不是所谓的武陵蛮,而是瑶人的一支,归属于瑶医。

这就可以解释得通,为什么卢太医的传承会与他对上了,因为扁鹊也是瑶人。

二者归本同源,却又有所差异,彼此间能够相互印证和完善。

元始四年,四月。

李常笑辞行。

老医并未挽留,显得很是豁达。

临走前,他将自己“望眼辨病”的心得交给李常笑。

作为回报,李常笑同样把几经完善的百草随笔抄本送给老友。

人生不过数十载,萍水相逢,残生未必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