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降低多少成本,都在观望。
当锦绣货运行推出首期二百只货柜租用业务时,乏人问津。
锦绣商号旗下的《锦绣日报》还专门出了一篇长篇报道,介绍集装箱和货柜业务的好处。
除此之外的其他报纸,要么看衰货柜业务,要么谨慎地持观望态度。
只有滕记酒业逆势而动,不动声色地租用了首期全部二百只货柜,令外界大吃一惊,滕记掌门人滕青云却不作任何解释。
锦绣商号也悄悄向龙江造船厂下了一张订单,在苏州府崇明县南岸修建大明国第二个货柜码头,不过规模却要比龙江关码头大得多。
货柜船还没造好了呢,龙江船厂和锦绣商号就大肆建造昂贵的货柜码头,而滕记酒业却傻傻地租用了二百只货柜。
舆论场上一片嘲笑之声,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唱反调,说朝廷的银子打了水漂,滕记掌门人滕青云老糊涂了,锦绣商号要被高希拖垮等等。
龙江船厂、锦绣商号、滕记应天三只股票的价格应声暴跌,连带着西洋公司的股价也受到影响连日重挫。
朝堂之上,御史们也闻风而动。
永乐皇帝此时正北巡北平府,太子朱高炽监国,弹劾高希、郑和还有工部尚书宋礼的奏折,如头皮屑般纷纷落下,堆到了詹事府太子的书案上。
“高希,你看看,你看看。”朱高希拿起几本参高希的奏折递给高希看,“他们才吃了几天饱饭,领了全额的月银,就卯了十足的劲来寻事了。说你靡费公帑,拿着民脂民膏当儿戏。”
“说郑和郑大人,不好好准备下西洋的事宜,却听信高希的鼓吹,向朝廷要银子造什么新式码头和船。而宋尚书你呢?昏庸之至,听任下属胡作非为,还批准了新造船和码头的申请。”
工部尚书宋礼性情耿直,听了这些胡说八道的奏折,气得吹胡子、瞪眼睛:“这些御史,整天不干点正事,只会对嘴皮子。以前官俸折色、以钞抵薪,也没见他们这么积极地想参谁?现在倒好,参起想办法全额用银子发官俸、提议给他们发奖金的官员来了。”
“御史就是风闻奏事。不奏事,他们就是失职。所以就算天下太平,他们也要寻几桩事出来说一说、参一参,此其一。现在因为货柜码头和建造集装柜船只的事,几只股票的股价都大跌,特别是西洋公司的股价也大跌,让他们很担心因为业绩下滑,刚刚用白银发的官俸又回到过去发实物、发宝钞的日子。”
人就是这样,一旦触及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