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然的,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增加的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做。
况且丁家村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期,农村开始城市化,由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别说织坊、码头这些地方奇缺管理人才,连合格的普通工人也奇缺。
“锦绣织坊现在有一万二千部织机,棉布仍旧供不应求。我们现在有足够的钱,再买一两万部织机,将织坊规模扩大到三万部,但招女工越来越难。”贵升说道。
“是招人难,还是招女工难?”高希问道。
贵升想了想说道:“是招熟练的女工难,也就是一来就能织出好布的女工,太少了。”
“除了女工,还缺哪些人?”高希又问。
“都缺啊,账房的出纳、文书,码头的管工...这么说吧,能识文断字又会做事的人,太难找了。”贵升作为锦绣商号在丁家村业务的大总管,感触最深。
“我和张掌柜去说,赶快成立锦绣培训学院。”
“招不需要识字的工人,不能坐在丁家村等,可以派人在周边村镇、还有更远的府州去招募。所有录用的工人都要发给川资。如果没有特别要求,任何岗位不分男女,只要能做工就行。不过,来了之后,一定要先在培训学院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考核通过后发给毕业证书,方能正式录用。”
“文书这类需要识文断字的岗位,去城里的书坊、官学、社学,还有各乡、各府的大私塾、大书院去贴榜招募。朝廷科举之路虽好,但录取的人数有限,大量的学子要吃饭。只要愿意来,也发给川资盘费,同样需要在培训学院进行至少两三个月的学习,取得毕业证书后上岗。”
“希哥儿,将人招来不就行了,还要培训做什么?”贵升不解地问道。
“招来的人不能用,你不是白花力气,你现在碰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培训之后,掌握了一点的技能,上了岗才能真正做事。”
“嗯...”贵升嘴里应着,心里还是没有想明白。M.
金鸿已经奋笔如飞,将此事的讨论内容记录了下来。
“希哥儿,我这边帮着贵升照看码头上的事。这码头如今也拥挤不堪,往来的客商太多,现在没日没夜地装卸货物,码头的船位还是不够用。新运盐河也太小、太窄了,船只挤在河道里不说,大一些的船只也进不来。特别是海外客商,船都停在钱塘湾和青龙港那边,转运货物难啊!”丁成远说道。
“河道疏浚是官府的事,但河道宽了,丁家村的生意好了,官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