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誓师(2 / 3)

不能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算是输了,只能说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算是失败了。

李世民失败的原因是因为高句丽的许多城池都是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加上高句丽有六十万兵马,抵抗顽强。

李世民虽然前期势如破竹,但是高句丽冬天的天气非常寒冷,被高句丽拖到冬天,李世民只能退兵了。

现在大唐有了棉花,可以解决天气寒冷的问题,而神臂弩在攻城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左右,两者相加之下,说不定,真的有机会一举灭掉高句丽。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眼前最重要的是解决西突厥的问题。

在林轩完成月初签到的三天后,终于收到长安的传信,大唐出兵了。

贞观七年六月,李世民以西突厥去年劫掠大唐边关为由,封江夏郡王李道宗为伊丽道行军总管,统帅中军,侯君集、程咬金为副将,从北道讨伐西突厥,又命英国公李勣统帅右军,尉迟恭为副将,从南道进攻西突厥。

封华州刺史霍国公驸马柴绍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帅五万大军,陈兵朔方城,威慑薛延坨。

总共派出骑兵十万,步兵十五万,共二十五万大军。

长安城外,旌旗招展,遮天蔽日。

大军集结完毕,李世民登上祭坛,开始了繁杂的祭祀。ωωw.

古代大军出征,并不是说出征就出征的,出征前需要集合大军进行祭祀和誓师。

帝王和将领们都知道祭祀不能影响战况,出征前举行的祭祀基本上也是一种形式上的东西,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还那么热衷于祭祀呢?

这是因为古人是比较迷信的,帝王和将领们虽然不相信祭祀这一套,可是那些普通士兵们相信。在出现乱世的时候,民无所归,那些割据一方的豪杰,人人都是枭雄,说得难听一点,他们就是那种乘着天下大乱割据一方、犯上作乱,让乱世更乱的那种人。

这些人名不正言不顺,很难保证手下的士兵们会真心拥护自己,很难让士兵们相信为他而战是合理的,所以在打仗前,为了团结人心,就用祭祀的方式搞动员。例如陈胜和吴广在杀死监管他们的秦朝军官后,挟持了九百名戍卒起义,之后他们设立了一个祭坛用来祭祀,用两名军官的头颅作为祭品。祭祀结束之后,陈胜做了一个演讲,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对外战争也是同理,打仗就要死人,因此士兵多数不愿意打仗,普通士兵靠军功封侯拜相自古以来又有几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