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则担心的是入学的事宜,她儿子从小就机灵,她是看在眼里的,内心早就想让他去启蒙了。
只是作为一个女人,在家里是没有话语权的,且自己和丈夫又不管钱,所以才把它放心里。
如今见公公提议,她急忙拉着丈夫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说话。
“孙儿,过来。”梁氏看着凌云,唤了他。
“奶奶。”
“哎,我的乖孙。”
这一声叫得梁氏心花怒放,他们家就这么个宝贝疙瘩。
别人能上得了学堂,我们四郎也不见得会比他们差,于是乎她斩钉截铁缓缓道。
“四郎启蒙的事就听老头子的吧,说是上不起,我这还有些嫁妆。”“老婆子,这…”
“奶奶,要不孙儿还是不上了吧。”
凌云仰着头,于心不忍,古代原来进个学也要再三思量,让他不禁觉得这条路是否正确。
“乖孙儿,怎地又不上了。”
“孙儿不忍花祖母的嫁妆。”
“不用担心,祖母供得起。再说了,这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将来还是要给你的,只不过早些与晚些日子罢了。”
自家孙儿能这么想,梁氏甚是宽慰,这更加坚定了让他上学的念头。
“娘…”一旁的凌大仁坐不住了。
“儿子上学,哪有让祖母出嫁妆的缘由,明儿我便去方员外那做短工,四郎以后的花销还是让我这当爹来承担吧。”
到这,身为主人公地凌云也没有突如其来的惊喜,反而有些压抑。
因为他看出了一家人的担心,但他还是要走这条路的。
他要了解这个世界,就要读书,要不然你就算有头脑,不识字,不懂法律,某天被人砍头了都不知道。
启蒙事是交膏火的,通俗来讲就是交学费,一般是80到120斤小麦。
又因李川是同村人,所以凌云也不用这般贵,只要了六十斤,这算是同村人的福利吧。
但相对于凌云家来说,六十斤可不少,这相当于凌云家好几个月的粮食。
这就是为什么不愿意都把小孩送去启蒙的缘由,实在是顶不住。
晚饭过后,凌大仁把凌云喊到跟前。
“是不是觉着方才父亲不愿让你进学?”
凌云愣了一下,方才他确实是这般想法,如今父亲这般问他,不觉有些疑问。
“是的,父亲方才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