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短火铳(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93 字 2023-03-06

纱帐在凉亭里展开着,里面了一张大大的婴儿床,这张大大的婴儿床上,躺着朱由崧的嫡长子朱慈焈、庶长女娇娇、庶次女英娘、庶次子虎儿、庶三子琯儿等五个小孩子,一个个或缩头缩脑,或摊着大字,在那呼呼大睡着。

朱由崧伸手在几个孩子的小脸上依次摸着,手中细腻的感触,让他脸上充满了温馨和喜乐。

且等朱由崧逗弄完儿子,他走到亭子的一边,那边放着一张长案,长案上摆放着三种形制古怪的短火铳;朱由崧拿起一把在手中掂量了一下,摇摇头,显然是觉得太重了。

这把很重的短火铳由四个八寸(27.2cm)----朱由崧对明代有营造尺(32cm)、量地尺(32.7cm)、裁衣尺(34cm)、木工尺(31.1cm)、鲁班尺(46cm)等五种不同规格的长度衡量单位一向是非常不满意的,认为太混乱了,所以便在自家名下工场里统一以裁衣尺为长度计量标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初步实现了零部件生产标准化----长的枪管和一个包括燧发装置的手柄组成,是的,这是一把转管手枪。

朱由崧之所以不采取装轮设计,而是选择转管这种笨办法,也是被逼的,这是因为眼下他能保证的机械加工精度很低,根本就不能保证转轮与枪管之间的游隙精度,要么会造成转轮无法顺利旋转----这还好办,用手镗平锉去转轮上一部分金属即可----要么就会在转轮与枪管之间形成较大的缝隙,不但影响击发后,子弹在枪膛里的轨迹,引发炸膛危险,而且还会导致火药泄露,缩减子弹射程以及烫伤射手的手指。ωωw.

但正是因为没办法设计转轮模式,再加上为了保证在使用黑火药作为击发药时的子弹威力,而采用了四分(13.6mm)的大口径设计----其实并不算大口径,因为当时长火铳的口径动辄超过17mm----所以带弹后的总体重量就超过了六斤,不说射击时巨大的后坐力会不会导致手腕骨折,就是日常携带也不方便。

所以,朱由崧掂量之后,就弃之不顾了。

随即,朱由崧又拿起了第二支短火铳,这第二支短火铳其他方面跟第一支短火铳一模一样,就是取消了一根枪管,采用三管旋转的模式,这就跟现在大明军队中使用的三眼铳有些相似了,不,这种短火铳其实更像是旋机翼虎铳的短管形势。

重量也从原来的6斤多降低到了4斤出头,可用性明显是增加了不少,但问题是,击发次数是三次----敌我都非常清楚这种火铳的射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