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是不相信他们,而是情报工作肯定要有绝对的安全把握才行,如果两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叛变,那么另一个人还可以将这个消息告诉上级,如果只放一个人进去的话,他有没有叛变无人知晓,万一敌人利用此人来传递假情报,会给正面作战的部队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而船上剩下的几人则是王辉的手下,一方面是起到保护他们安全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监视胡友刚和张方,虽然王辉跟他们二人已经比较熟悉,但是该有的安全措施肯定要做。他们那日自锦州城出发之后,张方也紧跟着出发,几人在松山港码头一起乘船前往山东登莱的码头,然后转陆路,直奔京杭大运河,在运河附近再次登船,然后沿着运河到太平府。
这条路线算是最快的路线,虽然完全可以从辽东出发,然后直接乘船前往吴淞口,再进入南直隶,但是这条路第一是航行时间比较长,第二他们乘坐的是小型的海船,如果长距离行驶的话海上行船条件恶劣,万一碰到什么危险就不好了。所以还是陆路比较方便。
转道运河更是因为运河的运输条件已经相当成熟,运河上也有水师的快船,虽然装扮成民用船只,但是航行速度可没有减少,更何况日后刘毅就是漕运协同,运河就会成为青弋军的天下了。朝廷的圣旨其实已经到了南直隶,按照惯例自然是应该给刘毅本人传旨,但是刘毅还在辽东前线作战,传旨太监也不可能深入辽东,再说了就算是去了辽东也找不到刘毅,所以崇祯直接安排传旨太监进入南直隶,反正也没什么事,就在南直隶等待,等刘毅回到南直隶之后再将旨意颁布给他便是。
这也是崇祯给了刘毅一个缓冲的时间,他心里清楚,这个职位肯定是不能配的上刘毅的功绩的,就算是给他加一些散官勋官也没用,如果在辽东宣旨,那刘毅会怎么想,新军的将士们会怎么想,就算自己给新军的将士提了两级,但是按照大明军队的习惯,主将的荣辱也就是一支军队的荣辱,如果新军的将士们起了逆反心理,那场面还真有些镇不住,索性就等刘毅回到南直隶之后再颁布,这样在他自己的老家他的心态应当会平和很多。
传旨太监自然是史可法负责接待,按照军部的规定,当一号人物刘毅和二号人物成康都不在太平府的时候,自然是负责政务的史可法出来主持军部的日常工作,当然史可法仅仅是负责政务,军队方面不进行干预,毕竟还有陈宝,王浩等将领在南直隶,领兵的事情还轮不到史可法。规矩就是规矩,史可法的定位是文官。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统领军队,比如说突然遭到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