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的兵马出城之后跟训练时一样,以小旗为单位登上平板马车,这些平板上安装了简易护栏,然后将小木凳楔入车板当中,这样士兵们坐起来会更舒服一些,更稳定一些,吴东明的骑兵连在前方开路,后面数十辆运兵马车和运送物资的驴车紧紧跟在后面。
此时无论是卫所军还是营兵边军,行军手段都非常的原始,通常是某地需要集合的时候,第一批前来汇合的往往都是参战将领率领的骑兵家丁,这些士兵战斗力强,全身披甲,防护力也不错,人人有马,一些富裕的将领麾下更是一人双马,机动力大大提高,这些将领为了赶时间,不被军法处置,一般是骑兵先行,步兵在后面押运粮草缓行,所以很多时候比较搞笑的情况就是骑兵已经投入战斗甚至已经战斗结束了,后面的步兵才缓缓跟过来,不过此时的步兵战斗力着实不敢恭维,守城尚可,攻城略地或是平原野战一般都是不堪一击。后期对付流贼的时候往往还能凭借装备精良的骑兵先冲上一阵打乱或者击溃流贼,步兵再上去攻击,但是当后期流贼的骑兵也迎头赶上能和官军抗衡的时候,官军的步兵就完了,所以李自成在崇祯末年才能势如破竹攻下北京,当然和当时的政治形势也是密不可分的。
至于碰到清兵,当吴三桂倒戈之后,大明没有能抗衡八旗的骑兵,内地的官军就更是悲剧,被八旗军一路平推,最后是望风景从,开城投降,再加上南明党争,所以南明才没能像前几个朝代一样划江而治。
当袁崇焕的命令发出去之后,限令调集的兵马七日内到达,其实他自己带兵多年当然也知道大明的军队是个什么德性,他只是这么一说,没指望全部五万多军队能在七日内齐装满员全部到达,只要各地的精锐和骑兵一到就先行出发,将郑贼锁死在福建沿海不让他们深入内地,然后等所有人马汇集之后,三天定能拿下厦门。
袁崇焕就不信,作为匪贼郑芝龙能有多强的战斗力,匪贼的德性应该是和建虏一样,一旦伤亡过大就会撤退,不会在一个地方死磕,郑芝龙此次攻打厦门想必还是为了钱粮,不可能久久盘踞,难道大明朝廷会允许郑芝龙在大明腹心自立旗帜吗,郑芝龙要真敢这么干恐怕就不是几省会剿了,恐怕要调边军来平定他了,袁崇焕相信郑芝龙不会那么傻。袁崇焕的想法是,先挫其锐气,如果他自觉撤兵自然是好事,如果依然不撤那就再打,同时派出使者前去劝说,让郑芝龙撤兵,以打辅谈。只要这些兵马正常发挥,十天定能解决问题,他袁崇焕也就不会给阉党落下把柄。
杭州城府衙,袁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