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固定举行,制科考试是皇帝不定期举行,难能可贵,虽然比进士考试更加艰难,可一旦通过就是天子门生,授予的官职也会高很多。
参加制科考试,还要得到朝臣的推荐才有资格。
苏辙还没缓过来呢,又听见大哥道:“我已经写了推荐信,义弟,这一次你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不久后你我兄弟俩同入朝堂,那是何等爽利!”
苏辙心惊,连忙道:“哥哥,刚到汴京还没准备好······”
包拯迫不及待道:“推荐信我已经递上去了。义弟,以你的才学一定没问题!朝堂上若有你在我身边,很多事为兄也不会感到万分艰难。”
已经递上去了!
大哥才回京这也太快了吧,果然是雷厉风行的样子。
苏辙就算想拒绝也无法了。
心事重重回到家,妻子上前道:“三郎,你怎么现在才回来?”
苏辙问:“怎么了?”
“父亲等你好久了,许是有重要的事情找你和哥哥,就在书房里,你快去!”
得了讯息,苏辙急忙赶往书房。
此时,父亲和哥哥已经等候多时。
刚进屋,苏轼就神采奕奕道:“三郎,咱们兄弟的好机会来了!”
苏辙一头雾水:“什么好机会?”
苏轼道:“今上开恩,特定于下月举行制科考试。欧阳伯父已经告知了父亲,说会推荐我俩去应试!”M.
又是制科考试,苏辙听见就头疼。
苏洵道:“三郎,今日醉翁告诉我,他本推荐你和二郎一同应试,但开封府的包拯大人已经推荐了你。你何时同他交好的?为何我们一概不知?”
苏辙连忙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父亲,是这样的。包大人在紫宸殿看过我的文章后很是欣赏,所以特推举我前去制科考试。”
苏轼道:“所以子由这么晚回来是去见了包大人?”
苏辙道:“是的,我很惶恐,深感不安,怕辜负了包大人的期望。”
苏洵没有多想,甚至有些得意,朝中大员争着推举自己的两个儿子,既说明儿子的优秀也说明自己教导有方。
“子瞻、子由,这次制科考试难能可贵。汴京城中皆谓我们为三苏,可你们至今没有官职在身。若能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那便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
苏洵很期待,就好像他自己也参加其中似的。
苏轼一向对自己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