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加以改进并结合,于1779年发明出更优良的改良水力纺纱机――“骡机”。
自此以后,英国纺织业便在大机器生产的道路上一路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领头工业部门。因此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发明,通常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但以目前汉洲苍白的工业类别和厂矿企业来看,远远达不到所谓工业革命的基础。但纺织行业,作为国计民生最为重要的部门,一旦完成规模化生产,加之市场旺盛的消费能力,将极大地拉动汉洲相关产业的技术变革。
从棉花生产和纤维制造,历经皮棉加工、纺纱、织布、染色、制衣、水洗、包装等生产行业。与此同时,相关的配套行业囊括了机械、生物、染化料等,可以催生汉洲一系列产业的成长和发展。
要知道,大明甲申天变即将到来,整个中国大陆将陷入一场最为深重的浩劫。作为远东地区,棉纺织品的最大生产地和出口源,江南地区将会在这场野蛮战乱当中,遭到重创。那么,自诩作为华夏文明传承的汉洲,除了要拯救更多的汉人,挽救更多的文化,当然还要将纺织品制造中心迁移到汉洲,为以后的资本积累和实力快速增强,做好一切准备。
其实,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与最早使用并不是在18世纪中期的英国,而是在此前四个世纪的元代中国。在王祯《农书》中有翔实的记载。王祯把这种水力纺纱机称为“水转大纺车”,详细地介绍了其结构、性能以及当时的使用情况,并且附上了这种机器的简要图样,从而以确凿不移的证据,证实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纺纱机的存在。
王祯说水转大纺车的水轮“与水转碾磨工法俱同”,而中国的水转碾磨在元代之前已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从工艺上来说是相当成熟了。
>由于大纺车的基本构造在王祯《农书》中已有图文并茂的记述,因此只要具有一定经验的木匠,即可“依样画葫芦”,造出一部类似的大纺车来。汉洲黑山工业研究院对照着《农书》中图文,再加上几个曾经在松江织布工坊的工匠指导,很快做出了一台水力纺车。
水转大纺车的传动机构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传动锭子,二是传动纱框,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工作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则由导轮与皮弦等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安装并使用这些部件,可做到“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相宜”。
工具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