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哪些人发挥比较好就先选出来第一批开始授课,主要是看讲课人内容是否有讲到位,另外就是看看孩子们的反映看谁更容易让孩子们比较集中听课等等,也就是说以最终授课的效果优先,其他人则先跟着学习。”
马周也是眼睛一亮:“公子的意思是不以学问作为筛选条件,而是以授课效果作为条件?”
“这个自然,我们的目标是授课,也就是教化,或者说传播知识,那么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或者说结果便是知识有没有快速有效地传播或者说教授给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我们所要达成的目标,所以先生的学识本身对于我们的目标只是基础,但是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有些人学富五车,但是讲不出来,或者是一味死板地照本宣科,或者是方式方法不对,那么孩子接受知识的目的便无法达成或者达成的结果不一定是我们所希望的,那也没有意义,反之,有些人天生就和孩童容易相处,说话或者说授课的方式等也容易被孩子所接受,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学到东西,这才是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所以我们选择先生的时候并不是以自身学识为最主要的考量条件,而只能作为基本条件之一,最后达成的结果好坏才是我们要考量的主要原因。”
见马周似乎有所感悟,何立文便接着多说了几句:“我们可以把这种思维方法称之为结果导向,那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把我们的目标或者结果列清楚,然后根据我们的目标或者结果,列出来不同的方案,选择不同的人,甚至可以把这个目标分成很多小目标,然后分别定制不同的方案,选择不同的人来做这件事情,再对比看哪个方案是最好的,哪些人是最适合的,通过方案和执行过程中的观察来修正,这个不仅仅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可以用到,以后你进入官场也同样适用,自己做事的时候把事情要的结果先列清楚,然后列出来条件,方案,人员等各种因素,再看看怎么达成,朝堂施政也同样可以制定不同的计划,比如说现在大唐人口少,朝堂要增加人口,那么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目标,比如说朝堂想三年人口增长一倍,这个一方面不可能,就算真的所有人女子三年生两,有可能勉强达到数量,但是粮食、劳动力,抚养等等问题如何解决都要考虑,所以朝堂施政,第一是要有目标,第二是要有合理的目标,第三就是将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比如说朝堂准备二十年内让整个大唐人口增加一倍,这个目标是相对合理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个长期目标确定为国家政策,也就是国策,然后将这个朝堂所要的结果再分成四个五年计划,七个三年计划,或者二十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