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所以,这个曾经的大明读书人,现在的雕版工匠心里又有些退缩了。
王府能有什么好的,这个时代,王府的名声已经传开,许多读书人对于明朝的王爷是看不起的,这是通病,所以这个曾经的读书人,打算离开。
刘备还三顾茅庐,这个读书人已经两次毛遂自荐,还差一次,这就真凑够三次了。
事情就那么巧,他还真来了三次!
当天他离开后,朱舜给那些铁匠每人发了安家费不说,还把他们的家人接到了王府,这些工匠回去接家人的时候,把这个消息传开了,并且还告诉其他人,王爷开的工钱是五两白银,安家费是十两白银,这可是羡慕坏了其他人。
没有什么比白花花的银子更能让人心安,真金白银的撒下去,许多人都后悔了,特别是后来听说,王府还管一家人的三餐,更多的人开始心动了。
消息传到这个雕版工匠耳朵里时,他家已经彻底的揭不开锅了。
一咬牙,一跺脚,再加上老父母的病情,让他不得不对现实低头。
第三次了,这是他最后的希望了。
再次来到王府,这个时候朱舜才从皇宫出来,就听到下人汇报说一个读书人上门求见,接着王承恩就告诉了这个人的经历。
朱舜听到后,想起在没有穿越前的自己,一个月就那么点死工资,养活一家人真有些困难,自己也是放不下面子,不愿听老婆的劝说在夜晚摆个小地摊,增加家庭收入,结果家里两个老人同时住院,他才知道金钱的珍贵,放下自己自以为是的骄傲,在繁华的地段摆个地摊来增加收入,以期能渡过难关。
正是这段经历,朱舜明白金钱的万能,所以对于这个大明曾经的读书人,朱舜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就这样,这个曾经的读书人就到了王府的工坊里。
在这里他看到了以前在大明看不到的情景。
同时他对于以后的生活有些迷茫。
在王府里,第一感觉就是乱,毕竟一个小小的王府混居了几千人,能不乱,才怪(朱舜把工匠的家人还有一些士兵的家人都接到了王府居住)。
但是他乱有他乱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情,乱而有序。
孩子们每天要读书,工匠们每天要工作,士兵们每天要训练,就是那些仆役,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就是那些工匠仆役和军人的家属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比如朱舜把家属和仆役中的女性组织起来干一些做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