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个小伙子顺着军车搭好的翘板噌噌的走上车去。刘洋和邱惠泉也钻进了他那辆丰田车内,一声汽笛,车子启动,丰田霸道第一个窜了出去。
在他的车后面,三辆装载着人员设备器材的墨绿色军车,也紧跟在他的车后开出了矿区。
现在,刘洋下井已经被“炒的”脱离了实际作用,赋予了光明灿烂的象征性意义,张静从矿区办公楼赶过来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只能狠狠地跺了跺脚,心中把郭子明家的女性祖先问候了一遍,却也不能阻止刘洋参与这一次的行动。
当这个消息传到在办公楼坐镇的黎副总理耳朵里之后,他亲自指派国家煤监局局长龚长峰担任西线救援总指挥,要求技术专家、矿山救援、后勤保障、医疗救护、信息联络等小组积极开展工作,一定要保证出煤巷道救援组全体人员的安全。
刘洋到了刘家洼村家后的出煤井口之后,这才得知井下的电力、通风已经中断,现在正在紧张的修复之中。
“我们不能坐等,咱们下去先帮着抢修电路……”刘洋一挥手,第一个跨进了上下井所用的吊篮里面。
因为这边的进口一般情况下不上下人,所以这边的维修人员上下,一般都是乘坐吊篮。
这玩意说起来好像很浪漫,其实就是用卷扬机的钢丝吊索,挂上一个用钢板角铁焊制的长方形的亭状吊斗,先垂直把人送到深达五百余米的平台上,然后人员出了吊篮之后,再沿着斜坡巷道往下走。
刘洋这还是第一次下井,深度在五百余米的竖井,从上面看去就像是一个深邃的黑洞,不断地往上冒着蒸腾的烟雾。
坐在用钢板焊成的简易吊篮里面,随着卷扬机开动,刘洋知道,这一刻自己的命就已经完全的交给了那根系在吊兰上面的钢丝绳上面了。
随着下降深度的不断增加,从吊兰上方的小孔里看上去,井口变得只有碗口般大小,阳光透过浓黑照射下来,在吊兰的上面形成一圈圈五颜六色的彩虹,那景象真的美丽极了。
只是,吊兰里面的人,没有一个会为这奇幻的美景激动欢欣,他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既是对被困人员生命的担忧,同时也在担心着自己下井以后的危险之旅。
随着一阵水声响起,吊篮停在井底,随着手里灯光的闪耀,正对着吊篮出口处,就是一条幽深乌黑泛着潮湿气息的横向巷道。
刘洋和邱惠泉带着八名救援队员走出吊篮,最后一个人按下了电铃的按钮,告诉上面的人把吊篮升上去,还要继续运送下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