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节艰难的活着(2 / 4)

唐砖 孑与2 1543 字 4个月前

才能勉强跟上。

“叔宝,你这是何苦呢?这样的祭祀你是可以选择不来的,告一声病,陛下绝对会准许的·这两年你的身子差了好多。”

“你我都知道陛下这是在做什么,甚至满天下都知道陛下在做什么,他要祭祀泰山的意愿现在无人能阻拦·这一次郊祀,就是想看看有谁会反对他去山东祭天,这是第二次了·陛下想再一次让上苍知道他的功绩,他是在试探隋炀帝天下人到底能容忍他到什么时候。

老秦家现在是软蛋,不能让陛下误会,咬咬牙就过去了,三十里路而已。“

魏征没来,他有病在身,据太医说病的非常厉害·李二答应在这一次祭天的时候帮着魏征向老天说好话,这话说得就非常狠了·祭天的表彰上面除了皇帝的尊号之外,剩下的只能是死人的名字,如果魏征这一次侥幸不死,后果堪虞。

魏征出事了,当年的一番良臣,忠臣论让他在李二的面前受尽了荣宠,良臣和忠臣是有区别的,良臣不但自己享有盛名,而且也能使得君主流芳百世。而忠臣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常犯颜进谏,哪怕是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徒留忠实勇敢的虚名,还要害得君主背上杀害忠良的坏名声。最后国破家亡,其行为也于事无补。

魏征想做良臣,结果事与愿违,魏征多次向皇帝进谏,这和他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其中总会反复提到: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是频繁地征兵作战,徭役不息。再三要皇帝把隋朝的灭亡当做教训。其实,这里面很值得玩味。

隋朝灭亡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还不是因为攻伐高丽,过度耗用山东民力。

而实际上,北击突厥、东击高丽,早就成了皇帝的既定国策。在这一点上,他和隋炀帝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高丽,绝不是一个远在边陲的弹丸小国,而是一个国势蒸蒸日上,百姓剪瓣悍难驯的虎狼之国。不挫伤其元气,后世数代必将成为的心腹大患!正因如此,隋炀帝才发出了“勿遗子孙忧”的感慨。

只是攻击高丽就会动用山东的人力财力,就会伤害山东士族,这就是魏征的私心,如果不是云烨在中间和稀泥,李二早就和魏征翻脸了

这一回不一样,褚遂良给了魏征致命的一击,那就是关于《起居注》,这东西上记载了皇帝的一言一行,但是皇帝却没有权利索要《起居注》翻看,这是典诰所不允许的。

魏征竟然将自己平时对皇帝的劝谏之言全数拿给了史官过目,并叮嘱他们将其记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