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涡扇10技术来源的这些风言风语,如果只是在国内流传,那本质上不会超出小作文的概念和影响力。
但如果国外的报道,而且是严肃报道也参与进来,反倒不是坏事。
实际上,对于一种很快就可能进入量产和服役阶段的发动机来说,诸如结构设计之类的基础信息,是不可能长期不为人所知的。
毕竟你要给基层单位下发维修保养手册等技术资料,而这些东西到了基层,时间一长,要想滴水不漏根本就不可能。
之所以外界对于涡扇10的认知会偏差得如此离谱,主要还是因为常浩南的动作实在太快了。
从确定设计方案,到子系统设计,再到部件级测试、台架测试以及目前的装机测试,都在密集的不到三年时间里一气呵成。
尤其是牵扯范围较大的装机测试,甚至集中在1999年初至今的这大半年时间里。
而且,从设计到测试,全都是一把过,根本没有返工过程,把知情者的数量降低到了最小。
换句话说,见过太行具体长什么样的人别说是退役或者退休,甚至连年假都有可能没来得及放过。
整个项目几乎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环境下运转着。
泄密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而对于外界来说,他们也习惯了航空发动机动辄十年甚至更长的研发周期。
涡扇10才三年没什么新消息,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人往已经推倒重来这个方向去想,现在新发动机横空出世,不靠谱的自然完全是瞎猜,而哪怕是靠谱点的分析人员,也只能往CFM56这个唯一的线索上面去先射箭后画靶。
当然,从技术角度来说,总体设计方案这种大面上的信息其实没那么重要。
就比如CFM56的总体设计方案,随便找个伺候波音飞机的地勤基本都知道。
甚至发动机本身也跟着客机一起往全世界卖,想拆了研究都可以。
但也没见谁能原样复刻一个出来。
说到底,造航发要是这么简单,那航空发动机也不用当什么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了。
但如果具体到涡扇10上面,倒是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差——
既然外国人觉得咱这型号是CFM56核心机发展出来的,而且还分析的头头是道,那咱就顺着他们。
既不直接承认,也不直接否认,被问起来就是暗示三连:
懂的都懂,不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