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苏泽已经开始着手布局了,这天下不该是一家之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而不是一家一姓氏的。
就算是君主立宪制,也没听说过王室成员能随意从国库里拿钱出来花的,了不起就是国库拿出一部分银子给王室,想随取随用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国库和老朱家的私产其实没有明确的划分,臣子也不敢忤逆朱棣,朱棣说什么就是什么,等到了大明中后期,臣子敢在皇帝面前说话的时候,才有内帑这一说。
或者说现在就算有内帑的存在,但其实皇帝还是可以随意从国库支取,臣子们都不敢说个不的。
也只有等到皇室被文武百官限制住了,内帑的存在才算是名副其实,甚至国库没钱了,臣子还敢问皇帝要钱,让皇帝从内帑中拨些银子弥补国库的亏空。
皇帝不愿意怎么办呢,文武百官也有办法,他们道德绑架皇帝,既然这天下都是你的了,何必在乎什么内帑和国库的区别,拿些银子出来花花啦!
可皇帝想要从国库拿钱的时候,文武百官又开始装傻了,内帑是陛下您的私房钱,您怎么用咱们这些臣子的管不着,可国库的银子不能乱花,这是原则问题。
只能说双标这套是被儒学读书人给玩的明明白白的了,士大夫们和封建统治者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他们一方面拥戴和支持统治者对于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也在想方设法的限制统治者,不是为了天下百姓,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就拿洪武和永乐两朝来说,读书人虽然享受着优待,可在朝堂上,还是以皇帝的意见为主,读书人只能出谋划策,而没有实际的决策权。
内阁在永乐一朝,只是一个秘书机构,是负责给皇帝出谋划策的,而没有决策权,直到后面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文官正式走上前台,内阁才成为了朝堂中枢,才可以代天子行策,内阁诸公无一不是朝之重臣,位高权重,虽无宰相之名,却行宰相之事。
明朝时期,内阁的首辅无一不是史书上响当当的大人物,比较出名的就有杨士奇,严嵩,张居正等人,甚至还有野史记载张居正宿卧龙床。
有道是“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其他暂时不提,这个绯闻八卦还是很有意思的,由此可见明朝虽然没有了宰相,但手握实权的首辅,依然可以看作是宰相。
而当皇帝压制了内阁的时候,内阁又没什么权力了,又重新成为了皇帝的秘书机构,甚至沦为应声筒的存在,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棉花首辅刘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