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偏喜于朴实无华、论之有实的文章,她未看过莫九爷、习二少爷的文章,只看过小侄与冯兄弟的,说……”
言之未尽,静国公早是老人精,夜大爷夜二爷亦深知马文池冯大两人文风,虽皆属池学士偏喜一类,较之马文池,冯大略稍逊些,连应先生看过一回马文池的文章,都说一甲无疑。
顿时安静了下来,冯大也不蠢,陷于激动中反应也快:
“马兄不必顾忌,小弟文章不如马兄,此乃事实,连应先生都同小弟实言,马兄文采实在小弟之上!”
“倒是愚兄着相了。”马文池略笑,再往下道回静国公的话:“十一说冯兄弟略逊于小侄,倘同进一甲,冯兄弟在小侄之后,莫九爷与习二少爷则不知,让小侄到翰斋来不必客气,尽可问问国公爷,说此间中事儿,国公爷最是清楚。”
瞬时四双眼睛同看向静国公。
静国公哈哈笑了两声:“这丫头!”
夜二爷委屈道:“我也甚知莫坤与习中溱的文风,十一怎么不提提我?”筆趣庫
夜大爷也颇为受伤:“亏得我知这丫头甚关心她师父春闱之事,还特意去同人打听这两人的文章学问,没想这丫头倒好,一翻翻两个,越过我与她二叔,直接到父亲那儿了!”
知是夜大爷夜二爷在玩笑儿,话毕屋里齐齐哄笑。
尔后静国公道:“莫家九郎文章也偏池学士所喜,只是与马侄儿大哥儿略有不同,早年莫老阁老便评说莫家九郎文章立意不错,只行文字间华藻不实,如今有无长进,长进多少,还真不好说,结果还得看揭榜之日。至于习家小二郎么……”
金陵莫老阁老大名儿,马文池自没有不知的,评说更无庸置疑,他听之一半,不禁问道:
“莫非习二少爷的文章亦属华词丽藻之类?”
静国公点了点头:“贵州习家历代出人杰,实为百年仕族,时至习小二郎这一辈,族人难免心高气傲,子弟更是恃才傲物,为人处事甚缺张弛有度,文如其人,过犹不及,先时习小二郎折桂文章,我便调阅过,华藻抒意有余,言之有物不足。想当年习首辅亦是一甲进士,本有望为会元,就因此点而退居第三,成为探花郎,后习首辅深知已身所缺,此后经年,洗尽沿华,人如菊,事缓圆,方真正成就一代人杰。”
马文池冯大听罢,同时离座,行至中间,向上首座的静国公双双深揖下去:
“小侄(侄孙)受教了!”
夜大爷夜二爷亦离座起身:“儿亦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