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开始烫了才放下。
放下听筒的程雨诗一边想着刚才的对话,一边回忆下午和常天浩的见面,忽然想:对,明天如果碰到他,就把常夫子拉去ICQ网络聊天,看他怎么侃,他要说就得多打字,打字也能累死他——叫他逞能!
第二天程雨诗又兴冲冲去了新华书店,看了大半上午不见常天浩来,不禁有些怅然若失,这人,说没空真没空?
要不要给他打个传呼呢?
刚涌起这念头,她马上就自我否定:不要!我又不求他陪我看,我自己不会看呐!
又差不多过了20几分钟,实在是百无聊赖,她决定走了,忽然那熟悉的身影就过来了,一边招手示意,一边连连抱歉:“程程,程程,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来晚了……来来来,冰镇酸梅汤,要不要喝一点?”
程雨诗本来想发脾气,后来又觉得没道理:人家已经说了在打工不能时时刻刻候着,再说已表示道歉说来晚了,还待怎么样?况且,萍水相逢、非亲非故、连同学都不是,凭什么不高兴?
至于叫程程这件事,她已被开导通了:一个名字嘛,至于这么小气?
她面带微笑道:“没有啦,你有事忙我知道的,反正我也是瞎转悠,今天碰不上,明天总能碰上,你这么大个活人,不可能天天不来吧?”
这是怪我咯?
常天浩心里想着,面上不动声色递过去了一本书:“其他随便翻了翻,觉得这本书可能对你来说有点意思……”
程雨诗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仔细一看是《菊与刀》。
“这本书写什么?”
“这是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撰写的,关于美国人对东瀛人的看法,描绘了大和民族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等特点并进行了文化解构,充满矛盾色彩,他说东瀛是耻感文化,美国是罪感文化,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看完这本书,能摆脱我们教科书、电视、电影里对东瀛人认识的那种刻板、机械与脸谱化……”常天浩道,“他们在你眼里是不是又蠢又笨又无能还特别凶残?”
“差不多吧,鬼子嘛……”
“就是这种又蠢又笨又无能的鬼子,甲午战争揍得我大清鼻青眼肿,抗日战争又打得我们匍匐在地,说东瀛人又蠢又笨又无能,中国人是什么呢?等而下之?次而再次?”
“这……”程雨诗说不上来了,她感觉自己传统形成的世界观正在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