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商谈(1 / 4)

中国人讲究人情,万事开头要讲究铺垫,往往开场含情脉脉,其实已经是互相试探了。

对于朱振和刘伯温来说,两个人再也熟悉不过,但是贸然直奔主题,开门见山,那实在是有些唐突,尤其是刘伯温他代表的是中央,以及淮安地方实力派,这种复杂的身份,很容易与朱振一开口就崩。

相互说一些不着边际,互相关心的话,看似简单无用,其实是在试探双方的态度,顺道增进一下双方的感情。

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刘伯温一直将朱振当做传人,不然也不会赠与朱振兵书。

但是这种话题也需要适可而止,时间久了,双方就会觉得没意思,而且缺乏诚意。

毕竟朱振很忙,刘伯温很忙,真的要是拜访,朱振也不会选这个关口来。

终于在喝了三杯清茶之后,刘伯温将茶盏轻轻的放在茶桌上,看着朱振说道:“其实今天叫你小子来,其实老夫有个不情之请。”

刘伯温不愿意率先结束这种长辈与晚辈互相关怀的情景直奔主题的,毕竟这样会显得自己弱势一些,但是朱振却屡屡不愿意开口,这让刘伯温不得不违背者良心,直奔主题。

因为说到底,要解决问题的人是自己。

朱振听了刘伯温的话,放下手中的茶盏,面容一肃,“老先生,您是应天一脉,您掺合这些做什么?”

刘伯温表情看不出风月,内心却颇为愁苦,“老夫这有什么办法,你考虑的是淮安一地,而老夫却要着眼大局,你真的害了这些世家,那应天一脉的其他世家怎么看?

这江山还没拿下,世家便没了,你这会让国公凭白失去多少助力?

又会让应天多了多少阻力?

况且,老夫也算是江南读书人一脉,各个家族有不少同窗和旧友,有些事情也避不开,也没法避。”

这就算是明言了,刘伯温他就是江南读书人的代言人,朱元璋这些年在江南一带势力爆发性增长的根本原因。

得到了具有大量农田和田庄的地主阶级,也就是世家们的支持。

当然了,在这一点上,朱振没想过丝毫的退让,他不想跟朱元璋一样,将国家统一了,再逐步着手国家的事情,这会牵扯太多的精力。

让一个生机勃勃的帝国浪费太多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不过身为晚辈,刘先生的话又不得不丝毫不给面子。

所以朱振沉吟了一番,这才开口,“非是晚辈不听先生劝告,凡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