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方正的院子。
街区西面的建筑由于紧临城市过境路,截面的处理手法以单元重复,尺度较大的二层建筑位于街道的外围,并在一层彼此连接,形成明确的街区边界。
南面个四层高的建筑与街区北面两个独立的带庭院的大型建筑都很好的限定了步行商业街区的入口。建筑布置也突破了正交的体系,并在单体平面切出了一些钝角切面,活跃了步行道路空间,也丰富了建筑群的天际线。”
“这个项目与天海东大街很类似,很有借鉴意义。”陆阡陌道。
“所以,我把这个项目作为重点来研究了。说完TJ和BJ的项目,下面我再说一些南方的项目。毕竟地缘条件不同,南北方差异很大,不过,同理同宗,很多概念上的内容还是值得去研究的。
我重点说一下南湖梅湾街区,三面环水,具有逻辑和开放性。
南湖梅湾街区濒临京杭大运河河湾,东南西三面环水。整个JX梅湾街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对传统步行街区的改造。
南湖梅湾街整个布局就如同一个大型的聚落。一条城市干道从片区中央穿过,将整个街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区规模较小,因而重点介绍南湖梅湾街的西片区。
南湖梅湾街步行商业街区,由4一5层的民国风格建筑逐渐向内部沿河1—2层的建筑过渡。按照层级的布局方式与各层级的逻辑与场地四周的环境编织在一起,即体现了江南水乡高密的空间肌理中又有在基地四周的新建建筑的活力。
在梅湾街东区中,对街区空间的体验分为几个层次主街、老街、巷道、集、场、岸。街区南面沿河为单趟的老街,由一条东西向主街将新建的建筑串联在一起,结构非常清晰。
在沿河的仿古建筑片区中由一条东西向的街道为主轴,条南北向的胡同依次排列,呈现半边鱼脊骨形道路结构。虽为鱼骨状的道路布局,但是建筑排布并非整齐划一的,而让人感觉是建筑移动而形成的街道空间。
由新建筑组成的主街位于东区的商务片区,南北走向,街道宽约6米,街道高宽比约为0.45:1。两侧建筑呈现向中央靠拢的趋势。全长300米,贯穿整个街区,这条主街道上最窄处6米,最宽处13米。沿河一带的仿古片区建筑尺度相对较小,东西向主街的街道宽5米左右,街道高宽比约等于1/0.8。
是尺度亲切适宜人的步行街道。天井围合的四合院建筑呈南北向依次排布,山墙面与围墙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