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不新鲜了!(2 / 5)

晋阳,耗费的人力都不是赵国能够承担的起的天文数字,加上一旦运粮道路被切断,赵国就有可能丢失最富饶的河北之地,于是迁都也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自从赵国迁都之后,邯郸周围,朝歌,邺城,都成了四战之地,卫国、魏国和赵国在这片土地上打得不可开交。尤其是魏赵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之前赵国南下掠夺卫国,不过是在边境小打小闹。

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戚邑。

不得不说,赵国的心有点大过头了。卫国的大城邑以前是三个,如今是两个。朝歌,戚邑和帝丘(濮阳),朝歌自从迁都之后,繁华不在。而戚邑就算是经常遭受战场的祸害,但一来没有攻城之战,战争都是在戚邑附近爆发,对戚邑的影响不大。同时戚邑又是商埠城邑,自始至终,贸易的收入是农业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所以,戚邑一直很富庶。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也不为过。

可以说,卫国的一大半财富集中在帝丘,另外一小半财富在戚邑。

如果算上往来戚邑驻扎的商社,大小商人,诸侯国的商队和船队,戚邑的财富甚至可以超过帝丘,达到卫国第一的程度。

这次,赵国是瞄准了富庶的戚邑,准备干一把大买卖。能占领最好,至少戚邑以北的大片广袤的土地将一并吞下,成为赵国的国土。就算是占不下来,抢一把中原最富庶的城邑,也能让府库丰润不少,对赵国来说也是莫大的吸引力。但赵国的这个想法对卫国来说,绝对无法容忍。一旦失去了戚邑的富庶商埠,卫国的实力,至少经济实力将下降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从一个商业诸侯国,一下子沦落成为农业国。正因为戚邑的重要性,就算卫国没有魏侯的援军帮忙,卫国还是要打这一场战争。因为失去了戚邑,后果不堪设想。

这仅仅是对于卫公来说,但是对于拥有戚邑这片封地的南氏来说,戚邑就是一切,不容有失。

自从公子子南推让储君,受封于戚邑,一百多年来,戚邑是南氏数千子弟的根本,一旦失去了戚邑,南氏将不再是衣冠之族,将沦落为和路过三桓一样的境地。就像是孟轲,他的祖上是三桓之一的孟孙氏。曾经鲁国三代国君,都是被三桓驱逐出国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是三桓之中最弱的孟孙氏,但孟孙一族之力,也可以聚集两万大军,在鲁国也是第一等的豪门。可如今呢?三桓不复存在,孟孙氏更是连封地都丢了,家族已经彻底从顶级贵族,沦落成为寒门。

如果单靠他母亲的操劳,他连上学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