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灰头土脸(1 / 4)

太史,是一个很特殊的官职。又称,大史。

从官职门类上来说,这个官职属于职官,什么叫职官呢?就是爹退下来,儿子顶上去,儿子死了,有孙子。有人说,哥还年轻没儿子怎么办?这也不要紧,有兄弟就行。也就是说太史这官职是落在他们家里了,是子子孙孙都指望着的一条仕途。但这职官有一点很不好,甚至很让人绝望,很粗线的道理就是,出道就巅峰。职官没有升迁的希望,爷爷是下大夫,儿子肯定也是下大夫,孙子也跑不了,子子孙孙,只要诸侯国不被灭亡,太史家族也不会变。于是,太史家族成了最没有政治野望的家族。

因为他们就算是发挥再好,人缘再好,撑死了也就是个下大夫。原本的来就不费功,还需要去巴结人吗?

同时,太史在职官之中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太史作为长官国家大事记录,国君起居言论记录,以及大臣的一些大事件的官员,他们要归类的话,应该归在文官体系之中,算是文臣。而其他和太史一样的职官们呢?比如说酒正(掌管王国酿酒的官员),医正(长官王国治病的官员),庖人(掌管王国做肉的官员),醯人(酿醋的官员)……和这些所谓的职官站在一起,太史有足够的理由从头到脚鄙视这些同僚。

另外,太史在宫中上班。因为需要方便记录国君的言行,他们甚至连后宫都能进,但他们却不是宦官,面对周围茫茫多的宦官,太史们也很气愤,工作环境太险恶了。宦官进谗言算是稀奇事吗?有时候,宦官对国君进谗言,太史就很尴尬的在边上。

他听了,但是不能说,因为传出去,就是太史的不是。

更重要的是,太史就算是文官,但是在文臣之中也不受待见。他们既没有管理诸侯国和百姓的权限,又没有进献计谋和应对麻烦的能力,同时还拿着一支笔,不分场合,不分地点的高官办公之地,实在烦人的很。

升值没有希望。

工作环境又让他们很憋屈。

同时连文臣该有的荣誉都被剥夺的干干净净。要知道在春秋早期,太史的权力还很大,拥有解释法典的权力,甚至有一部分执法权。

有种一直被压制的烦闷,让太史这个群体如何不偏激。于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青史留名的办法——正直。当然青史留名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部史书,一部能够成为后人惊叹的史书。可惜,不是谁都能成为孔丘,左丘明那样的人,有幸可以掌管鲁国的书库。鲁国拥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