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上次的中国之行过程中安排了一次针对中戏北影学生的交流学习计划,既有着扶一把中国电影的念头,也不缺为锦书系积累本土化人才的私心。
更深层次,还有引导中国电影发展方向的考虑。
说起九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熟悉这一领域的人往往能够想到一个词:第六代。
官方的定义中,因为成长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快速转换的激荡年代,第六代电影人的典型特征就是‘叛逆与反思’,作品多着眼于现实题材,关注历史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迷茫困惑与无所适从。
这番表述倒也没错。
不过,在西蒙个人看来,中国第六代电影人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还是资本的引导。
同样的时期,随着中国的逐渐开放,世界各国不可避免地想要更多了解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电影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因为存在需求,资本紧随而上,于是造就了大部分第六代导演,还包括很多第五代,拍摄电影的资金来源大部分都是外资。
再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也是第六代以及不少第五代一度为人诟病的一点。
这些导演为什么总是拍摄展示中国落后与黑暗的一面,而不去拍摄这个国家整体的快速发展欣欣向荣?
其实还是资本需求。
并不是说老外爱看这些,而是,类似题材,更容易在国外的各种电影节上获奖,本就小众的中国电影,只有在电影节上拿到奖项,才能引起西方舆论的关注,然后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赚到票房,实现利润。
折合成本只有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的一部中国电影,西方各国卖一圈,运气好能进账几百万美元。
非常赚钱。
这才是根本原因。
缺少利益驱使,西方电影资本吃饱了撑得才会故意资助拍摄各种所谓抹黑中国的电影,舆论导控那是政府的事情,不是资本的义务。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拿到奖项?
西方的电影节,更准确来说,欧洲的电影节,基本都是文艺向的,更倾向于各种‘叛逆与反思’的作品,因此绝不是针对谁,世界各国的落后与黑暗都济济一堂。于是再看,这些电影节的需求恰好与第六代的特征相互契合。
支持这份论调的最坚实证据,就是曾经时间线上再往后推十年的中国电影发展。
节点是原时空中2000年的《卧虎藏龙》。
由于《卧虎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