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县的县城本就不大,随着难民的陆续增多,县城内已经没有空间容纳了。
刘师爷被程县令安排专门负责难民的安置。
这几日他发现难民的数量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所有难民都能有粥喝,施粥的粥棚整整增加了一倍。
对于这种异常情况,刘师爷立即找来了程县令。
程县令看着不断增多的难民,又看看不断见底的粮仓,心急如焚。
他找到杨陌,将现在的情况向杨陌禀报。
“爵爷,我和刘师爷大致估算了一下,难民比前几日已经翻了一倍。”
“而且,还不断有大量的难民涌入,根本停不下来。”
杨陌皱了皱眉:“怎么会有这么多?”
按说,洪山县被群山环绕,又有大河阻断,不该有大批量的难民涌入。
这事听起来很是蹊跷。
程县令也觉得很不正常:“是啊,按理说不应该这样。”
杨陌决定实地去了解一下情况。
他带着程县令等人来到城中新到的难民聚居处,找来几个老人询问。
“老丈,你们是从哪里来到这里的?”杨陌温和地问。
一个老人紧张地说:“咱们是从樊城县来的。”
“你们呢?”杨陌又看向另一个老人。
那老人回答:“从大散关那边来的。”
另外的几个老人也表示都是从襄州各地来的。
但他们出发的地点却各不相同。
杨陌有些疑惑:“那你们是怎么知道洪山县的?”
这些地方距离洪山县都有两三百里,理应不太熟悉这边。
他们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老人们吱吱呜呜只说是沿路打听找来的,没有人指引。
他们回答时不自然的神情让杨陌感到怀疑。
为了让杨陌相信,他们不断地表示自己说的都是真的。
但他们越是这样,杨陌就越是觉得不对劲。
“几位老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似乎已经相熟,不知道是不是在路上认识的?”杨陌笑着问。
这一问,几个老人明显紧张起来。
一个老人手都开始抖了起来,他不停地看其他的老人。
“还是说,你们是在别的地方相识的?”杨陌目光如炬地盯着几个人。
那个发抖的老人听到杨陌这么说,扑通跪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