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乾商法典(1 / 7)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2914 字 2023-02-25

大乾自从东镇庙开始,楚行与楚冯氏穷尽典籍,不知道废了多少心力,可不是为了去读简单的帝王将相的故事那么简单。

楚行真正的意图,是去学习一个帝国是如何从无到有,是如何一步步建成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楚行发觉,史书之中有一点极其重要,且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便是各项制度的建设。

古人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的救民军,永远是一群贼寇。

汉王约法三章进入咸阳,大军所到之处与百姓秋毫无犯,不仅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同样萧何入关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先前的律法典籍收入囊中,使其成为后来大汉建立的基础和典范,并延续千年。

这里的约法三章也好,大汉建立律法制度也罢,都是一种制度建设。

而彼时,大乾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片陈腐的土地上,开放出极其灿烂的花朵,肯定不是一味摒弃明朝的制度,而是在明朝的基础上,吸取养分,推陈出新。

楚行从未小瞧我华夏的智慧,至于科举制度的建设便是极其突出的例子。

经过研究,楚行越发觉得科举制度的伟大,每当新的王朝建立,通过科举制度,可以拉取一大片寒门士子,使其走入庙堂为自己所用。

从政治上,可以进一步打击腐朽的士族,扩大新王朝的统治基础。

此外,为官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借助科举制度,可以推进教育事业的推进,推广自己的施政理念,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工具。

一个封建王朝开办科举,这几乎就是一个王朝走向稳固的标志,同时这些新科士子加入大乾王朝,背后就是数百个乃至数千上万个这个时代里的社会骨干家庭上了大乾王朝的这架马车。

这年头,一个学子从来都不是他单独一个人的,他们背后会有着师友、宗族乡亲。

一个新科士子在扬州这种地方,自然是不算什么,因为这个地方和北边的京师一样,现在是官员满大街都是,但是这一个新科士子在当地却是通常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别说是已经有了中进士的士子了,即便是一个举人,在当地也拥有极大的影响力,乃是地方上的士绅骨干力量!

只要大乾王朝多办几次科举,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加入进来,到时候,江南的精英阶层,不敢说全部,但是大部分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加入大乾王朝这个体系,成为明王朝的敌人!

这也是楚行支持开办科举,甚至捏着鼻子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