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信息的电磁信号。
接收端的设备叫做收音机。
无论是一台收音机,还是一百万台收音机。
他们接收空中的信号,对于广播系统都没有影响。」
首相林文静看到梅鸿运操作收音机,又听闻广播系统的性能。
他激动的说道:「广播这个发明,实在是太好了。
朝廷要大力投入,应该在每一个县,都建设广播设备,成立播放机构。
可以参照报社的管理方法,由朝廷对播放机进行直接管理。」
首相林文静现在最愁的事情,那就是庞大的失业人群。
朝廷进行的重大基建工程,只是吸纳了一部分劳动人口。
解决失业人群的关键,那就是恢复工业活力。
朝廷推广广播系统,设备的制造与安装,就需要吸纳庞大的工人。
各县搭建广播机构,还需要吸纳大部分人才。
只是广播系统带动的就业,首相林文静估算,至少要三十万人以上。
广播算得上是新技术新产业,朝廷花费资金投入,那也不会出现这项技术很快会被市场淘汰,投资打水漂的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推动这件事情的官员,必定会被敌人攻讦。
这种安全的项目,才是朝廷所有官员,都有动力推行的项目。
一些官员看到首相林文静想要强推这个项目。
他们小生的阴阳怪气道:「各地有报纸就足够了,推动广播覆盖全国,完全没有必要,这是在劳民伤财。」
皇帝苏河却在这时开口说道:「林爱卿的建议很好,广播的出现,对于娱乐百姓有着很好的效果。
它所覆盖的人群,肯定要比报纸广,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宣传。」
皇帝苏河提问道:「帝国想建立一个类似《炎黄日报》的广播电台,内容传递到所有广播设备,技术上有没有难度。」
梅鸿运听到皇帝苏河的问话,他这位岳父一针见血的看到广播技术的关键。
他的团队已经攻破这项技术。
梅鸿运自信的说道:「陛下,技术上没有难度。
设备通过无线电播放广播,覆盖某一个地域。
百姓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的节目。
现在的广播设备,只能覆盖一线之地。
广播设备没有接收信号的能力,它只是经过天线对外发送信号。
但我们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