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三人行(下)(1 / 5)

大明小学生 随轻风去 2153 字 2023-02-01

嘉靖皇帝不说话,其他人就更只能闭上嘴,安静的站着等待皇帝思考结束。

其实对于皇帝这次召见的目的,作为近年揣测皇帝最成功的三人,都猜的差不多。

直接原因是秦德威直接推荐座师为太子宾客,以及传言秦德威意欲拥戴太子监国,引起了皇帝的关注或者说警惕,让皇帝暂时放下了修仙大业。

而深层原因则是皇帝因为寿命焦虑带来的犹豫和不自信,所以就想着通过召见,来亲自观察三个最有权大臣的心思。

或者说,面对太子监国这种舆情,嘉靖皇帝还没有明确主意。毕竟那是亲儿子和国本,而且嘉靖皇帝本人也因为正因为寿命而焦虑,也不得不考虑将来。

在没主意的前提下,就让大臣们先互相吵吵,然后旁敲侧击,这也是嘉靖皇帝的老套路了。

所以嘉靖皇帝刚才上来就先从东宫事务入手,质问秦德威。

就是秦德威实在能跑题,不停诉苦叫难,又吵着要辞去少詹事,成功带偏了节奏,暂时吸引了皇帝的全部注意力。

要说大明内阁加六部的行政制度,开创于永乐,发展于宣德、正统,巩固于成化、弘治。

到了嘉靖朝时,这套行政制度已经彻底成熟,变成了传统。夏言、严嵩都是这套制度的受益者,算是传统体制的权臣。

而秦德威与另两人相比,就属于非传统的权臣,似乎干什么都行,看到什么都想指手画脚,偏偏还都能有所作为,结果导致乱七八糟的加官一大堆。

从文渊阁到翰林院再到詹事府的官职都有,现在连伯爵爵位都安排上了,但抛开爵位勋位不谈,实际官职一看也就四品。

说在文渊阁,但不预机务;说在翰林院,又不是掌院;说在詹事府,却只挂名不管事。

世人印象里秦学士或者秦中堂有权有势,但那些权势都是建立在秦德威个人能力基础上的,而并非来源于官职本身。

不然的话,翰林院那么多学士,詹事府也有比秦德威品级更高的人,文渊阁里更有预机务的大学士,京城里还有百八十个公侯伯,为什么都不具备秦德威那样的权威?

所以像秦德威这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真可以自我评价一句“能力之外的资本为零”。

想到这里,嘉靖皇帝忽然懂了秦德威当前真正的心思。这位“嘉靖男儿”的核心诉求,就是在制度上把他的政治地位确定下来。

无论这个制度是新设军机处也好,或者是拥戴东宫之类的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