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2 / 3)

,让它不至于无时无刻的不在伤人。

而永乐朝的徐皇后,在像马皇后一样约束着朱棣的性格和锋芒的同时,也作为一国之母发挥着她应有的作用。

当年靖难的时候,朱棣领兵去了大宁,找宁王借朵颜三卫,而北平则留下了朱高炽和徐妙云镇守,面对李景隆大军的围攻,是徐妙云亲自排兵布阵、临阵指挥,号召全体将士誓死守城之余,也亲自披甲登城坚守,才让北平支撑到了朱棣的回军救援。

可以说当年若是没有徐妙云,朱棣的老家都被人抄了,虽说最后未必不会靖难成功,但丢了北平对于朱棣来说也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很有可能改变整个靖难之役的走向。

除此之外,徐妙云还“职善道以辅内治,衍繁庆以益生灵”,曾向朱棣提议“南北之间,连年战争,兵民疲惫不堪,为政应当宽俭,务必要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也曾向朱棣谏言要对靖难功臣和建文旧臣一视同仁、一样的重用才能治理好国家。

对此,朱棣的评价只有一句“上悉嘉纳,曰‘后所言皆合吾意。’”

也正是有着徐妙云的谏言,如夏元吉、骞义等建文旧臣都得到了重用,永乐初年的朝政才能够迅速得到稳固,完成政权的更迭。

徐皇后识鉴并洞达治理国家的方针策略,并且一心以生民百姓为念,她在政治上显示出的卓越见识,令朱棣十分欣赏。

因此朱棣也经常向她咨询意见,而她提出来的意见建议大都被朱棣听取并采纳,正如她和大臣夫人所说:“吾在宫中旦夕侍皇上,未尝不以生民为念,每承顾问,多见听纳。”

辅佐君王之余,徐皇后还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叙述马皇后的教诲并加以扩充写成《内训》二十篇用以教导宫中后妃,又类编古人的嘉言善行,写成《劝善书》,颁行天下。

因其佛教信仰和维护朱棣正统性的政治需要,编纂了《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佛说五十三佛大因缘经》、《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等经书。

可以说徐妙云真的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奇女子,朱棣能够靖难成功,永乐一朝能够有后来历史上的那些成就,徐妙云作为皇后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只是可惜天不假年,徐妙云虽然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却也还是在永乐五年便早早离世,时年仅四十六岁。

可想而知,这对于朱棣来说究竟是一個怎样的打击。

要知道徐妙云和朱棣可是真正的少年伉俪,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同徐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