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徐滨的建议,朱瞻埈忽然领悟过来,在倭国统治地方,和在大明那是完全两个概念。
在大明,因为有着自洪武朝开始就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基层官员制度,他作为藩王其实并不需要太过花费多少精力就能够很好的治理地方。
有什么政令,只需要传达给王府的属官,他们自然会和封地的地方官员交割,从而实现他作为藩王下达的政令。x33
而这还只是在洪武朝和如今朱棣实行藩王新政之后藩王才有这样的权利,在藩王新政之前,朱棣为了防止自己的兄弟们模仿自己再来一次靖难,可是把藩王干涉地方的所有权利都禁止了的。
所以对于朱瞻埈这样的新晋藩王来说,治理地方算是一个他以前从未接触过,也没有什么经验的可言的全新事物。
毕竟,你不能指望他在修仙界的时候学习怎么当一个藩王去治理地方。
在大明境内的时候,他倒是从自家太子老爹那里多少学来了一点东西,但那是建立在大明拥有完善的基层官员制度的前提下的。
一個运转正常的政治系统,能够做到有效的传达政令、治理地方,那么上层的领导就不需要过多的花费精力在这上面,只需要考虑如何做出高层决策就好,剩下的自然有那些做事的基层官员来负责。
而这才是一个完善的政体所应该具备的,高层负责做决策,而基层负责执行。
但现在倭国的基层在之前的清缴当中被明军清扫一空,朱瞻埈想要重新掌控这片土地,那么重建一个基层管理架构就是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和这件事相比,颁布什么政令,收买地方人心,思考该如何经营管理这片领地,都是可以往后稍稍的事情。
如果是在大明这很简单,毕竟大明有着自洪武年开始培养的大量读书人。
虽说当年江浙的文人因为被屠过几遍看不起大明和老朱家,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大明的统治已经深入人心。
或许还有老一辈的老顽固不想出仕大明,比如写《三国》和《水浒》的那两位,但大部分的普通文人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科举成为大明官员的。
毕竟永乐朝不是洪武朝了,不至于老朱家的官狗都不做。
但在倭国就不行了,就算朱瞻埈想要冒着僭越的风险开科举选材,倭国也没有那么多读书人给他用。
不过虽然没有读书人,倭国却有着另一种群体,可以用来作为基层管理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那就是倭国的武士阶层。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