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难道他真是个天才?(1 / 3)

“而第二代测序是运用illumina技术,将dna进行碎片化,通过固定之后进行桥式pcr形成簇状结构,随后用不同荧光基团对atcg碱基进行标记,根据荧光信号确认新合成的dna单链时连接上去的碱基。”

“说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大片的分成小片,然后完成测序后根据序列信息进行拼接。”

“而第三代测序技术则在前两种测序技术上又有了突破,无需进行pcr扩增,直接在单分子上进行测序。我之前所运用的smrt或nanopore技术就是基于边合成边测序的思想,通过四种荧光标记四种碱基,然后通过光的波长和峰值判断是何种碱基。”

说到这里,陆时羡已经简单把前三代的测序原理都简单介绍了一下。

他这当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有的放矢,为后面的叙述进行铺垫。

“通过与水稻基因组相似性的比较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这种新型禾本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功能非常出色,而叶绿体的功能大家都很清楚,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场所,但在生长发育分化基因方面的功能却远不如水稻。”

“因此,我们小组有了一个设想,是不是能够通过第三代测序技术,将这种禾本科植物的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重新进行组装。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我们初步组装了1个2.12gb大小的染色体级别基因组,其中包含有12条伪染色体和29.098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说到这里,很多人脸上已经变得有些莫名。

因为很多人意识到,不提陆时羡得到的实验结论,光凭这个实验方法就已经是一个极大的科研成果。

没错,在科学研究中,不仅仅只有实验结果可以发论文,一种可以被广泛使用的研究工具或者说方法也可以。

既然这种禾本科植物可以用三代测序技术进行重组,那我换成豆科、木兰科、蔷薇科,或者说直接改换成动物或者微生物,岂不是也能使用这个组装方法?

这一刻,几乎所有人眼前都仿佛看见论文在朝自己招手。

不过此时并没有到提问时间,所有人都在等着陆时羡说完。

“通过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这种植物与水稻分化后经历了一次全基因组复制。与此同时,我们鉴定了这种植物叶绿素四个阶段主要化合物以及它们的合成途径,发现了谷氨酸-1-半醛转氨酶(gsaat)基因的拷贝数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