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筹划建立大明报社京城分社(2 / 3)

是啊!

武昌和京城离得十万八千里。

京城的百姓自然不会过于关注武昌的新闻。

不得不说,还是楚王聪慧。

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只是,采集全国各地的新闻,恐怕有些困难。”一名记者抬起头,眼中露出一些为难。

朱桢点了点头,面露思索之色。

这个记者说得没错,想要采集全国的新闻,无疑会困难重重。

第一,人手不够。

目前,大明报社内只有十名编辑、五名记者。

单单处理武昌一地的新闻就已然非常吃力。

若是一下子扩张到全国,人手根本不够用。

第二,离开自家地盘,办事会多有不便。

比如,武昌的一名记者跑到北平,去采访朱棣手下负责财政的官员。

那么极有可能,这名官员会闭口不言,什么都不说。

因为朱棣会认为,朱桢这是在刺探北平府的情报,怕是心有不轨。

第三,路程和时间问题。

武昌地处边境,距离京城的路途已然有些远。

如果从武昌出发,去往其他边镇,那可就非常远了。

甚至能跨越整个大明的疆域。

一来一回,新闻恐怕已经变成旧闻了。

不过,固然困难重重。

可事在人为,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朱桢环视诸人,微微提高了几分声音: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接下来,大明报社先采集京城的新闻,增加京城新闻的版面。”

“首先,按照本王先前考核你们的法子,扩大人手,再招募十五名编辑、十五名记者。”

“其次,准备开设大明报社京城分部,在京城扎下根。”

“最后,大明日报第二期,从现在起开始筹划!”

交代完毕工作后,报社便有条不紊得运行了起来。

由于大明报社在武昌的风靡与火爆,所以招募编辑和记者的告示一张贴出去,就有许多文人前来报名。

按照先前的考核办法,加以筛选和淘汰。

很快,就从一大批文人中,挑出三十名合格的人。

这批新人加入大明报社后,朱桢还是一如既往,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

简单点来讲,就是画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