琬琰给卤食铺子取名“五味卤食铺”,只卖卤食,不售酒,切味、调制,前头只一个二十坪的铺子,后头却有一个小院,正房两间,有一间厨房、一间杂库房。
因买肉送萝卜肉等,对旁人来说很合算,最初生意不好不坏,但县学的学子听说卤食做得正宗,一来二去,县学的先生时常来买,生意渐渐好起来。
生意一好,吕管事、吕嫂子便说忙不过来,琬琰就允他们找帮手,找的都是勤快妇人主要做拔毛、清洗,按天计算工钱,一天三十文钱,请了两个帮工后,夫妻俩一个管卖,一个主管卤制。
琬琰叮嘱二人,偶尔也给两个帮工送些吃食带回家。x33
这一招很管用,两个帮工越发勤快,争着抢着帮忙。
周夫人的酒楼生意有从最初的特色菜十二道,增加到二十四道,如今更有三十六道菜,再演变之后,有了家常菜,菜品丰富了,周夫人赚了钱,想去洛城开酒楼。
周夫人用晚饭与家里人商议。
周墨堂道:“这是夫人的嫁妆,夫人做主就好。”
周墨堂是寒门进士,家底薄,他亲娘是继室,前头有两个哥哥,与他并不亲厚。他八岁时,父亲病逝,两个哥哥已经娶亲成家,便要闹着分家,说不供他读书。
亲娘与他分开来,为着几亩良田,两个嫂嫂与老太太吵得面红耳赤不肯相让,最后老太太便说“我们不要良田,新房分给你们,我们母子住老宅。”
亲娘与胞姐会女红,会织布、会绣技,周墨堂便是靠着母亲、姐姐织布换钱,绣花换钱读书。十四岁考中秀才功名,得了老家县上的举人看中,将女儿许配给他,有了岳家帮衬,家里的日子好过了些。
十四岁时,他在岳家帮衬下去了县城读书,带上了母亲和姐姐,居住在租来的屋子,得暇给人抄书,再有母亲织布,却再舍不得姐姐与母亲做绣活,又为姐姐周青儿寻了户殷实的秀才人家。
姐姐出阁,周夫人偷偷将自己积攒了数年的六十两银子塞给他,让他拿去给周青儿置备嫁妆。
为着这儿,周墨堂能体面的将胞姐嫁出门,他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否则对不住与他贫寒与共的结发爱妻。
他十七岁时,娶周夫人杨氏过门,到二十岁时都未能考中举人,杨氏又添了两个儿子,靠着妻子的嫁妆良田、铺子,日子倒也过得去,老太太添了孙儿,倒是欢喜,只是数年操劳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二十二岁时终于考中举人,岳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