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之于杨宸并未有什么太多的特别,不过是刚刚开始时的一时不经意的善举,又恰好因为后面的那一番因缘际会而变了一些,若无后来青晓对于安安的亲近和疼爱,或许杨宸不会有此刻的难受。
静静听杨宸说完这些前尘往事的徐知余对自己弟子的这类善举并未感到意外,只是诺诺点完了头,也有一番轻描淡写的生死有命去稍稍劝慰。
说完了此事,徐知余将一份奏折交到了杨宸手中,微微说道:“这是臣这些时日理好的边市之法,殿下看看,可还有些什么可以添的?”
接过凑本,仅仅是第一条杨宸就有困惑:“这边市还是要收归巡守衙门来打理,而不效仿北地将其叫作各关边军打理?”
“殿下,北地边市叫作九边自处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既要咱们大宁朝的勋贵们老老实实地将先帝赏赐在北地的封田恩地交出来,又收了这边市自处之权,如此操之过急反倒不利大局。陛下要的是新政北上,一件事一件事的做着来,自然不会收归边市,可咱们南疆,不该有此顾忌,边军有军马,又有财赋,据国之赋为一家之私,借国之财而养一姓之军,十年看不出端倪,那三十年,一百年如何?”ъΙQǐkU.йEτ
“那照此说来,边市互贸收于衙门,各层贪墨上去,又该如何?”
“臣的第二策可便是火耗归公,新政之例依臣看咱们定南卫也可行之,不必钱粮布匹,一律折算为现银。还要清丈云州,海州之田土,重新登户造册。定南百姓归宁人十人往往只有一人在册,已成拖累,若是日后殿下南征,发民力而用之,也会有便。”
直到徐知余说来此处,杨宸方才叹气道:“唉,正说明日便出城去新军大营瞧瞧,也不知萧纲将三营军马连成了什么样子”
“这何须殿下忧心,萧纲可是殿下皇叔帐下的一员智将,巡按九边都做过,区区三万兵马,自然是不在话下,不过臣有一言要早些说与殿下,这帐下的三万新军之主是谁,殿下务要让麾下儿郎明于心头。”
“知道了”
“这折子臣还有一份,明日便会上奏陛下,殿下就留着路上解闷,看看可有不妥之处,等殿下回来,咱们再一同议议”
“好”
徐知余看准了时机,行礼退去,如今的他还想再教教杨宸如何治政,毕竟若真是如自己所猜测,圣上在为千秋万岁之后布子,那杨宸入京为东宫臂助的日子也就近在眼前了。
从承运殿里出来的杨宸带着的不止一本折子,还有听闻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