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南下如何不易,一把老骨头为陛下赴汤蹈火,自己如何得殚精竭虑,唯恐误了陛下的事。
临了,和珅亲自将杨宸送到巡守府前,还在提醒杨宸:“殿下,这在朝为官,可不能用少年心性,左大人毕竟是朝廷老臣,殿下何苦给他脸色瞧?”“本王知你心意,刚刚那些话你切勿往心头去,本王不过是想你日后入朝在这些清流面前好做人罢了”
“臣谢殿下好意,可左大人毕竟乃朝廷旧臣,下官无礼,还请殿下明日在王府莫要再给人脸色瞧了”
杨宸一把将和珅拉到了旁边,有些惊喜的说道:“和大人,这可不像你素日里明哲保身的做派?怎么,为本王忧心,怕本王得罪他们江南清流?”
“殿下,臣绝无此意!”
和珅被杨宸这么拉一把也有些意外,素日里杨宸可是很少同他和珅亲近,可和珅自己却将杨宸视作日后和东宫往来的重要之人。
“管你有意无意,你且去想想,有王妃在,这清流们还用本王去得罪?如今既然故意找上门来,本王也不能让人觉着我楚藩只敢躲在镇国府身后,龟龟缩缩”
和珅心里哑然:“还说不是少年性子?凡事要争个高低,可不像在朝做官在做的事”,这过去半年,和珅对着小殿下已经是动了许多心思,该说的话说了,不该说的话也说了。
无奈之下,送走了杨宸回府之前,和大人也摇了摇头:“且去吧,有东宫和陛下在,清流也翻不了楚藩的天”
第二日,杨宸早早的焚香沐浴,领人到前院候着左崇,可左大人偏偏等到晨时骄阳顶头之际方才姗姗来迟宣旨。
从一旁的朝廷宦官手中打开檀木盒子,取出圣旨,左崇即高声对跪于身前的杨宸唤道:“楚王殿下接旨!”
“儿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楚王知仁义,不忍为兵戈之事,身处边地,依朕之意,建藩卫国,期年不过长雷一营卫所之军,今诏楚王,勤练军马,以备边疆藩府之要,已成天下四卫之定制............钦此!”
和左崇这一路所猜并无二致,不过是允诺楚藩再建两营兵马,和秦藩,辽藩,吴藩一样,成天下四卫,各拥军三万的定制。
“儿臣接旨”
杨宸从左崇手里接过圣旨,却并未让左崇就这么跟着自己进王府,反倒吩咐了一句:“来人,左大人还要往南诏宣诏,此路遥远,便不耽搁左大人了,去取几坛陈年茅酒,送到左大人处,以示礼数”
“臣,谢过